-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輝東 醫(yī)師
贛州市于都縣第二人民醫(yī)院
二級乙等
內科
-
耳下方出現有壓痛的大包塊 3 個月左右,可能是淋巴結腫大、皮脂腺囊腫、腮腺腫瘤、脂肪瘤、癤腫等原因引起。 1.淋巴結腫大:多由耳部、口腔或頭頸部的炎癥感染引起,如中耳炎、牙齦炎等。表現為局部淋巴結增大、壓痛。治療需針對原發(fā)病,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羅紅霉素等。 2.皮脂腺囊腫: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逐漸淤積形成。若繼發(fā)感染,會出現紅腫、疼痛。一般需手術切除。 3.腮腺腫瘤: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良性腫瘤生長緩慢,惡性腫瘤生長較快,可伴有疼痛、面癱等。治療以手術為主,必要時結合放療、化療。 4.脂肪瘤:常見的良性腫瘤,一般無明顯癥狀,當瘤體較大或壓迫神經時可有疼痛。較小的脂肪瘤可不處理,較大者需手術切除。 5.癤腫: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局部紅腫熱痛。早期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嚴重時需口服抗生素或切開引流。 耳下方出現長時間的包塊并伴有壓痛,應引起重視,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0-09 02:47
-
你可能對下面的內容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