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疾病患者用藥后眩暈,是否頸源性及需何檢查?
傷。2/3腰椎粉碎性損傷。愈后無明顯后遺癥。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自2004年確診: 頸椎病、糖尿病、冠心病、心電圖異常Q波。維持用藥:口服:比索洛爾、鹽酸曲美他嗪、丹參滴丸、阿斯匹林、辛伐他汀、人胰島素(諾和N筆芯皮下注射)。用藥后:血糖空腹7以下,餐后12.5-13.5。血壓:105~125/60~80,心率:70~85。 近一周: 眩暈,可突然發生,體位改變、扭頸,或體位突然改變時發病,閉眼時眩暈減輕,伴頭昏、晃動、站立不穩等多種感覺。強度能忍受,意識清楚;眩暈反復發作,其發生與頭部突然轉動有明顯關系,即多在頸部運動時發生,有時呈現坐起或躺臥時的變位性眩暈。一般發作時間短暫,持續數秒鐘。無耳鳴、耳聾、復聽等耳部癥狀、無頭痛、惡心、嘔吐。 問題:我的眩暈癥最大可能是頸源性的嗎?該對眩暈癥作什么檢查?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旸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眩暈可能是頸源性的,但也不能排除其他原因,如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腦供血不足、梅尼埃病、低血壓、低血糖等。 1.頸源性眩暈:頸椎病變可能壓迫椎動脈或刺激交感神經,導致腦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眩暈。可通過頸椎 X 線、CT、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明確。 2.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多由耳石脫落引起,頭部位置變化時發作。可通過 Dix-Hallpike 試驗、滾轉試驗等確診。 3.腦供血不足:動脈硬化、血管狹窄等可致腦部供血減少,引發眩暈。經顱多普勒超聲、腦血管造影等有助于診斷。 4.梅尼埃病:內耳淋巴代謝失調,出現眩暈、耳鳴、聽力下降。聽力學檢查、甘油試驗等有幫助。 5.低血壓:血壓過低影響腦部供血,可測量不同體位血壓。 6.低血糖:血糖過低也會導致眩暈,監測血糖變化。 多種原因均可導致眩暈,需要綜合癥狀、病史及相關檢查來明確診斷。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神經內科或耳鼻喉科就診,以便確定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0-08 2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