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燕珍 主任醫師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
小孩耳朵后面長能動的疙瘩,可能由淋巴結腫大、皮脂腺囊腫、脂肪瘤、癤腫、纖維瘤等原因引起。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4-11-19 13:40
1.淋巴結腫大:多因局部感染導致,如中耳炎、頭皮感染等。表現為質地較軟、可活動、無明顯壓痛的疙瘩。一般無需特殊處理,炎癥消退后可逐漸縮小。
2.皮脂腺囊腫: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逐漸淤積形成。疙瘩多為圓形,表面光滑,硬度中等。較小者可觀察,較大或有感染時需手術切除。
3.脂肪瘤:常見的良性腫瘤,由成熟脂肪細胞構成。質地柔軟、活動度好。一般無不適,瘤體較大時可手術治療。
4.癤腫:多由細菌感染引起,局部紅腫、疼痛。早期可熱敷,有膿腫形成時需切開引流。
5.纖維瘤:由纖維組織增生形成,質地較硬。通常生長緩慢,若影響美觀或出現癥狀可手術切除。
如果小孩耳朵后面的疙瘩持續增大、疼痛或出現其他異常,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明確診斷后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