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旸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肝包蟲病是一種嚴重的寄生蟲病,對身體有諸多不良影響,如損害肝臟功能、引發疼痛、導致黃疸、形成囊腫破裂、造成過敏反應等。 1.損害肝臟功能:包蟲在肝臟內生長,破壞正常肝細胞,影響肝臟的代謝、解毒等功能。 2.引發疼痛:隨著包蟲囊腫增大,會壓迫周圍組織和神經,導致肝區疼痛。 3.導致黃疸:若包蟲病灶壓迫膽管,可造成膽汁排泄障礙,出現黃疸癥狀。 4.形成囊腫破裂:囊腫破裂后,囊液進入腹腔,可能引發腹膜炎等嚴重并發癥。 5.造成過敏反應:囊液中的抗原成分可引起機體的過敏反應,如皮疹、瘙癢、呼吸困難等。 6.增加心理負擔:患者因疾病的困擾,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 總之,肝包蟲病對身體危害較大,一旦確診應及時就醫,采取規范治療,以減輕疾病損害。
2024-10-08 11:3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肝包蟲病? 肝包蟲病(hydatid disease of liver)是由棘球蚴絳蟲(犬絳蟲)的蚴蟲(棘球蚴)侵入肝臟而引起的寄生蟲性囊性病變。為牧區常見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分為單房性包蟲病(包蟲囊腫)和泡狀棘球蚴病(濾泡型肝包蟲病)兩類。前者多見,分布廣泛,多見于我國西北和西南牧區。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和性別,但以學齡前兒童最易感染。當人食用被蟲卵污染的飲水或食物,即被感染。主要有兩種類型,即由細粒棘球蚴引起的單房性包蟲精和由泡狀棘球蚴引起的泡狀包蟲病,前者約占85%。棘球蚴可在人體各器官生長,但以肝臟受累最為常見,約占70%,其次為肺(約2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