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前山 副主任醫師
江蘇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感染(肝病)科
-
肝內鈣化灶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肝內膽管結石、肝結核、慢性肝炎、肝膿腫、寄生蟲感染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8-12-21 08:57
1.肝內膽管結石:膽汁成分異常,導致結石形成,可能引起疼痛,治療常需手術或藥物排石,如熊去氧膽酸、消炎利膽片。
2.肝結核:結核菌感染肝臟,常有低熱、乏力等表現,需抗結核治療,如異煙肼、利福平。
3.慢性肝炎:病毒感染等導致,可能發展為肝硬化,治療包括抗病毒及保肝,如恩替卡韋、護肝片。
4.肝膿腫:細菌感染所致,常有發熱、肝區疼痛,需抗感染治療,如頭孢呋辛、甲硝唑。
5.寄生蟲感染:如肝包蟲病,常有腹部腫塊,多需手術治療。
發現肝內鈣化灶不必過于恐慌,多數情況不影響健康,但應定期復查,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秋鋒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肝內鈣化灶是肝實質細胞炎癥后形成的疤,一般無大礙,部分患者可能和肝內膽管結石患者一樣,會有肝區悶脹感覺,如確診一般不需治療。
2014-12-12 1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