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動脈狹窄球囊擴張術效果不佳該如何治療
我患有腎動脈狹窄,做了兩回球囊擴張術但效果不好,血壓還是高,醛固酮比做擴張前還要高,我本身沒有什么感覺。我想問一下像我這種情況接下來該怎么辦?是繼續做擴張?還是放支架?還是做搭橋?希望醫生給我一個適合我的方案,謝謝了。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宋長輝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全科
-
腎動脈狹窄球囊擴張術效果不好時,后續治療方案需綜合評估。包括病情嚴重程度、身體狀況、經濟因素等。一般有繼續擴張、放置支架、血管搭橋等選擇。 1.病情評估:詳細檢查腎動脈狹窄的程度、位置和形態,以及腎臟功能等,為選擇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2.繼續擴張:若狹窄情況相對較輕,且前兩次擴張效果接近成功,可考慮再次嘗試球囊擴張。 3.放置支架:對于中重度狹窄,支架置入能提供更好的長期通暢性,有助于控制血壓和保護腎功能。 4.血管搭橋:在復雜或多部位狹窄時,血管搭橋手術可能是更合適的選擇,但手術風險相對較高。 5.藥物治療:無論選擇哪種手術方式,都應配合降壓藥物如硝苯地平、厄貝沙坦、美托洛爾等控制血壓,以及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調節血脂,穩定斑塊。同時,要遵醫囑規律服藥。 總之,對于腎動脈狹窄球囊擴張術效果不佳的情況,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綜合各種因素,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以改善病情和生活質量。
2024-10-07 22:3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腎動脈狹窄? 腎動脈狹窄(renal arterial stenosis,RAS)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單側或雙側腎動脈主干或分支狹窄(≥50%)。一般來說,腎動脈狹窄>50%時,才會影響腎臟的血液灌流;>70%時則會明顯減少腎血流量。腎動脈狹窄引起腎缺血,可導致兩種嚴重后果:腎血管性高血壓(RVH)和慢性缺血性腎病(CIRD)。所謂慢性缺血性腎病,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腎小球前的大、中、小動脈狹窄或阻塞(≥60%),腎血流動力學顯著改變而致腎小球濾過率(GRF)減低、腎功能不全的慢性腎臟疾病。動脈粥樣硬化性腎動脈狡窄(ARAS)大多為彌漫性動脈粥樣硬化的全身表現之一(心、腦、腎血管均可受累),約占80%一85%,僅局限于腎動脈的粥樣硬化只約占15%~2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