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蘭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靜脈曲張性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多由于靜脈曲張導致皮膚血液循環障礙,引發炎癥和濕疹。治療方法多樣,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5-01-08 16:11
1.一般治療:患者需注意休息,抬高患肢,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久坐,保持皮膚清潔。
2.藥物治療:外用糖皮質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乳膏、鹵米松乳膏,可減輕炎癥和瘙癢;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緩解瘙癢癥狀。使用藥物需遵醫囑。
3.壓力治療:使用彈力繃帶或彈力襪,促進靜脈回流。
4.物理治療:如紫外線照射,有助于改善皮膚狀況。
5.手術治療:對于嚴重的靜脈曲張,可行手術治療,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靜脈曲張性濕疹的治療需綜合考慮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注意預防復發。患者應遵循醫生建議,積極配合治療。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靜脈曲張性濕疹? 靜脈曲張性濕疹(varicose eczema)又名淤滯性皮炎、墜積性濕疹。目前認為靜脈曲張性濕疹最好稱為重力性濕疹。其他名稱應予廢棄,其理由是:①受累組織的灌流量增加而不是淤積。②靜脈曲張不是靜脈曲張性濕疹發生的必要條件。③有認為受累大腿的股靜脈中氧含量增加。且受累肢體靜脈血流比正常加快,從而發生動靜脈瘺。④受累部位動靜脈短路致使皮膚缺氧及營養不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