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海峰 主治醫師
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
一級甲等
眼科
-
服用抗結核藥物后出現肝功能衰竭,可能由藥物副作用、患者個體差異、基礎肝病、合并用藥、用藥不規范等原因導致。 1.藥物副作用:部分抗結核藥物如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可能對肝臟產生毒性作用,影響肝細胞代謝和功能。 2.患者個體差異:不同個體對藥物的耐受性不同,有些人肝臟代謝能力較弱,容易受到藥物損傷。 3.基礎肝病:患者本身可能存在慢性肝炎、脂肪肝等基礎肝病,服用抗結核藥后加重肝臟負擔,導致肝功能衰竭。 4.合并用藥:同時使用其他可能損傷肝臟的藥物,如某些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等,增加了肝損傷的風險。 5.用藥不規范:未按照醫囑按時按量服藥,或者自行增減藥量,影響藥物療效和安全性。 總之,抗結核藥物治療期間需密切監測肝功能,一旦出現異常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患者應嚴格遵循醫囑用藥,如有不適及時就醫。
2024-10-09 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