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涉及細菌感染、身體抵抗力下降、局部血流障礙、外傷以及骨骼生長活躍等因素。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5-03-08 20:22
1.細菌感染:常見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通過血液循環侵入骨骼。
2.身體抵抗力下降:如營養不良、患有慢性疾病等,使機體易受細菌侵襲。
3.局部血流障礙:局部血管損傷或受壓,影響血液供應,細菌易定植。
4.外傷:開放性骨折、局部損傷,為細菌入侵創造條件。
5.骨骼生長活躍:兒童干骺端血流豐富,細菌易停留繁殖。
治療方面:
1.藥物治療:早期足量應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萬古霉素、克林霉素等。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調整用藥。
2.手術治療: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出現膿腫、死骨等,需進行手術引流、清除病灶。
3.支持治療:加強營養,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等,提高抵抗力。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需及時診斷和治療,患者應遵循醫囑,積極配合治療,以提高治愈率,減少并發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