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重癥肌無力樣綜合征包含新生兒重癥肌無力、先天性肌無力綜合征、先天性終板 Ach 酯酶缺乏、慢通道綜合征、先天性乙酰膽堿受體缺乏等類型,治療方法各異。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5-07-31 22:01
1.新生兒重癥肌無力:主要通過血漿交換及抗膽堿酯酶藥如溴新斯的明進行治療,通常 2 周左右癥狀可消失。
2.先天性肌無力綜合征:抗膽堿酯酶藥如溴吡斯的明對部分癥狀有效,但血漿交換、胸腺摘除及皮質類固醇治療無效。發熱時需住院觀察,家長應學會使用呼吸器和肌內注射新斯的明。
3.先天性終板 Ach 酯酶缺乏: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Ach 酯酶抑制藥也無效。
4.慢通道綜合征:暫無有效治療手段,抗膽堿酯酶藥治療亦無效。
5.先天性乙酰膽堿受體缺乏:抗膽堿酯酶藥如嗅吡斯的明等可緩解肌無力癥狀。
重癥肌無力樣綜合征的治療需根據具體類型選擇合適的方法。患者應在正規醫院接受專業診斷和治療,遵循醫囑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