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騫康 主治醫師
天津市職業病防治院
三級
神經內科
-
1.糖皮質激素 對早期病例有一定療效。常用潑尼松每天30~60mg,并根據臨床癥狀、血沉和嗜酸粒細胞計數改善情況逐漸減少用藥劑量。
2.丹參注射液
16~20ml(2ml合生藥4g)加入低分子右旋醣酐500ml靜脈點滴,1次/d,10次為1個療程,連續3~6個療程,常有較好療效。
3.非甾體類抗炎藥 對緩解關節、肌肉酸痛有輔助作用。
4.結締組織形成抑制藥可酌情采用秋水仙堿,每天1~1.5mg,分2~3次口服,10天1個療程,共3~6個療程。青霉胺每天0.25~1.0g或中藥亞細亞皂苷(積雪甙)等。
5.物理療法 對有關節活動受限的患者,應囑加強體療并輔以物理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樂翠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有明顯癥狀時應對癥治療,同時應給予糖皮質激素,常用藥為波尼松,1~1.5個月后減量。必要時加用免疫抑制劑(甲氨蝶呤、環磷酰胺等)。
2015-08-20 2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