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嗜酸性腺瘤是一種少見的涎腺良性腫瘤,多發生于腮腺,其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明確,主要表現為局部腫塊,生長緩慢。診斷依靠病理檢查,治療以手術為主。 1.發病機制:目前認為可能與遺傳、環境、內分泌等因素有關。 2.癥狀表現:通常表現為無痛性、緩慢生長的腫塊,質地較硬,邊界清楚。 3.診斷方法:主要通過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如 B 超、CT 等)及病理活檢確診。 4.治療方式:手術完整切除腫瘤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一般預后良好。 5.術后注意:術后需注意傷口護理,避免感染,定期復查。 總之,嗜酸性腺瘤雖然少見,但通過及時診斷和恰當治療,多數患者可獲得良好的預后。
2024-10-08 19: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樂翠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嗜酸性腺瘤又稱大嗜酸性粒細胞瘤,是一種少見的涎腺良性腫瘤。關于嗜酸性腺瘤的組織發生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來自導管上皮或導管肌上皮細胞。
2024-10-08 2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