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騫康 主治醫師
天津市職業病防治院
三級
神經內科
-
診斷:潰瘍病史,服水楊酸制劑或激素歷史,結合出血的表現,對診斷本病有幫助,90%的潰瘍病病人有“胃痛”,但發生出血后,痛反而消失,查體時應避免不必要的手法檢查,腹部不宜按壓過重,為進一步了解出血和因失血引起的電解質紊亂和心腎功能,須取血查血紅蛋白,紅細胞和血小板計數,血細胞比容,鈉,鉀,氯,尿素氮或非蛋白氮,酸堿度或二氧化碳結合力,以及凝血因素等,必要時應測氧和二氧化碳分壓,血容量,并作心電圖,測中心靜脈壓,以了解循環系統狀態,留置導尿管以觀察每小時尿量,插胃管有診斷和治療意義,先插至40cm處,抽吸是否有鮮血,以排除食管出血,然后插入胃內,可證實為胃或十二指腸出血,并借以觀察出血動態,為進一步確定診斷,須考慮作輔助檢查。 鑒別:
2015-08-15 11:27
1.急性糜爛性胃炎或應激性潰瘍并出血常有引起急性糜爛性胃炎或應激性潰瘍的誘因,如服用非甾體消炎藥,腦外傷,嚴重燒傷,多臟器功能衰竭等,胃鏡檢查可證實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及出血存在或應激性潰瘍。
2.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常有肝硬化病史,體檢可發現蜘蛛痣,肝掌,肝脾腫大,腹水及水腫等,實驗室檢查常有肝功能損害,全血細胞減少等,鋇餐或胃鏡檢查可發現食管下端及胃底靜脈曲張。
3.胃癌出血:患者一般情況較差,食欲減退,消瘦明顯;中晚期胃癌患者體檢時左鎖骨上常可觸及腫大的淋巴結,上腹部可捫及包塊,鋇餐和胃鏡檢查結合黏膜活組織病理檢查,可明確診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