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唐亞梅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引起肌肉萎縮的原因較為多樣,常見的包括神經損傷、營養不良、肌肉疾病、長期不活動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5-08-17 19:48
1.神經損傷:如周圍神經病變、脊髓損傷等,會影響神經對肌肉的支配,導致肌肉萎縮。例如坐骨神經損傷。
2.營養不良: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維生素缺乏等,會影響肌肉的正常代謝和生長。
3.肌肉疾病: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多發性肌炎等。
4.長期不活動:肢體長期固定、臥床等,肌肉缺乏鍛煉和刺激。
5.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內分泌疾病,也可能引發肌肉萎縮。
6.遺傳因素:部分肌肉萎縮可能與遺傳有關,如先天性肌營養不良。
肌肉萎縮的原因復雜,一旦發現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