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慢性腦膜炎是一種較為復雜的疾病,其發病機制、癥狀表現、診斷方法、治療手段以及預后情況等都值得關注。健康無小事,身體不適切莫忽視。及時就醫,根據醫生指導進行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2015-09-01 08:59
1.發病機制:通常由細菌、真菌、病毒等病原體持續感染引起,也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導致腦膜的慢性炎癥。
2.癥狀表現:患者常有頭痛、發熱、頸項強直、惡心嘔吐等,還可能出現精神狀態改變、認知障礙、癲癇發作等。
3.診斷方法:包括腦脊液檢查、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如頭顱 CT 或 MRI 等,以明確病因和病情。
4.治療手段:根據病原體選擇敏感的抗生素、抗真菌藥或抗病毒藥物,如頭孢曲松、氟康唑、阿昔洛韋等。同時,對癥治療,如使用甘露醇降低顱內壓,緩解頭痛。
5.預后情況:多數患者經及時有效治療可康復,但部分可能遺留神經系統后遺癥。
慢性腦膜炎需要早診斷、早治療,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遵循醫囑用藥,定期復查。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宋長輝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一般腦膜炎是腦膜或腦脊膜(頭骨與大腦之間的一層膜)被感染的疾病,通常伴有細菌或病毒感染,慢性腦膜炎(可由結核桿菌、梅毒螺旋體、布氏桿菌及真菌引起)。
2015-09-12 1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