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開紅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早期腸息肉可能沒有明顯癥狀,但隨息肉增大,可能出現無痛性便血,腹部不適,腹瀉,膿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癥狀。長期存在,可能導致貧血、消瘦等全身虛弱表現,或出現低鉀性心律紊亂,四肢乏力,易疲勞等。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5-08-17 14:10
1.無痛性便血: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血液通常與糞便混合,顏色鮮紅或暗紅。
2.腹部不適:息肉刺激腸道,引起腹部隱痛或不適感。
3.腹瀉與膿血便:腸道受刺激,可能導致頻繁腹瀉,伴有黏液或膿血。
4.里急后重:感覺排便不盡,常常需要頻繁如廁。
5.貧血與消瘦:慢性失血可導致貧血,長期營養吸收不良引發消瘦。
6.全身虛弱:嚴重時,可能出現低鉀性心律紊亂,四肢無力,疲勞感增加。
早期腸息肉癥狀多樣,從輕微不適到嚴重全身癥狀均有可能,一旦發現上述癥狀,建議及時就醫進行腸鏡檢查,以早診斷早治療。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腸息肉? 凡是由腸黏膜表面突向腸腔內的任何可見的新生物均稱為息肉,作為臨床初步診斷,起源于腸壁各層的間葉組織和一些非真性腫瘤,但未做組織學診斷前很難確定其性質,都統稱為腸息肉。甚至早期腸癌,在組織學診斷前,做X線及內鏡檢查時也描述為“息肉樣病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