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老年癡呆癥患者性格發生改變,主要由大腦神經病變、認知功能障礙、心理因素、社交環境變化以及激素水平異常等所致。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切勿隨意服藥。
2015-08-26 10:30
1.大腦神經病變:老年癡呆導致大腦神經元受損,影響神經遞質傳遞,如乙酰膽堿減少,影響情緒和性格調控。
2.認知功能障礙:患者記憶力、判斷力下降,對事物理解和應對能力變差,易產生焦慮、煩躁等情緒,從而性格改變。
3.心理因素:意識到自身認知能力下降,可能產生自卑、恐懼等心理,導致性格變得敏感、多疑。
4.社交環境變化:社交活動減少,與他人交流障礙,孤獨感增加,性格可能變得孤僻、固執。
5.激素水平異常:體內激素失衡,如甲狀腺激素、雌激素等,影響神經系統功能,引發性格變化。
總之,老年癡呆癥患者性格改變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對于患者,家人應給予更多關愛和理解,及時就醫,積極治療。治療上,可使用多奈哌齊、卡巴拉汀、美金剛等藥物改善認知功能。同時,鼓勵患者參與社交活動,進行認知訓練。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