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慢性縱隔炎是一種縱隔內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病因多樣,癥狀表現不一,嚴重程度有別,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病因:可能由感染(如結核分枝桿菌、真菌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胸部外傷、腫瘤等引起。 2.癥狀:常見癥狀有胸痛、呼吸困難、吞咽困難、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等。 3.檢查:常用的檢查方法有胸部 X 線、CT 檢查、縱隔鏡檢查等,有助于明確縱隔內組織的病變情況。 4.診斷:醫生會綜合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等結果進行診斷。 5.治療:輕癥患者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進行抗感染治療。若病情嚴重,出現縱隔內組織纖維化、器官受壓等,可能需要手術治療,以解除壓迫、恢復器官功能。 總之,慢性縱隔炎是一種較為復雜的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于改善預后非常重要。患者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09 10:48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慢性縱隔炎? 慢性縱隔炎(chronic mediastintitis)可分為肉芽腫性縱隔炎和纖維性縱隔炎,后者又稱特發性縱隔纖維化。肉芽腫性縱隔多見于結核、組織胞漿菌病、結節病、放線菌病等;纖維性縱隔炎多數是慢性肉芽腫發展的結果。本病進展緩慢,早期多無癥狀,以后逐漸出現縱隔器官受纖維化壓迫癥狀,病因診斷有賴于斜角肌及縱隔淋巴結活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