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殷學民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口腔科
-
口腔癌的發生通常與多種因素相關,如不良習慣、衛生問題、異物刺激、營養不良等。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請趕快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11-24 11:18
1.不良習慣:長期吸煙酗酒會增加口腔癌風險。
2.衛生問題:飯后不刷牙,口腔衛生差易致病。
3.異物刺激:佩戴不合適假牙刺激口腔黏膜。
4.營養不良:體內缺鋅等微量元素可引發。
5.其他因素:長期嚼檳榔、人乳頭瘤病毒感染。
了解這些因素有助于預防口腔癌,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和口腔衛生很重要。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2015-09-21 17:19
1.長期嗜好煙、酒,
2.口腔衛生差,
3.異物長期刺激,
4.營養不良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口腔癌是一類慢性的病理過程,在其進入典型的或明顯的癌癥病變之前,需經歷數年,甚至十數年的口腔粘膜的癌前病變過程。它多見于口腔表淺部位,有利于醫生和患者自已直接檢查發現,便于早期診斷,及時防治。目前口腔醫務界認為:口腔粘膜白斑病、口腔粘膜紅斑、扁平苔蘚和粘膜下纖維增生應視為口腔癌前病變。其中以口腔粘膜白斑病的患病率最高,癌變的可能性也較大。
2015-09-21 17:2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煥臣 主治醫師
鹽城市亭湖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其他
預防醫學門診部
-
長期嗜好煙、酒(25%): 口腔癌患者大多有長期吸煙,飲酒史,而不吸煙又不飲酒者口腔癌少見,印度Trivandrum癌腫中心1982年治療234例頰粘膜癌,其中98%有嚼煙葉及煙塊史,世界上某些地區,如斯里蘭卡,印度,緬甸,馬來西亞等地的居民,有嚼檳榔或“那斯”的習慣。 咀嚼檳榔等混合物能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基底細胞分裂活動增加,使口腔癌發病率上升,美國Keller資料顯示吸煙不飲酒或酗酒不吸煙者口腔癌發病率分別是既不吸煙也不飲酒的2.43倍和2.33倍,而有煙,酒嗜好者的發病率是不吸煙也不飲酒者的15.5倍,酒本身并未證明有致癌性,但有促癌作用,酒精可能作為致癌物的溶劑,促進致癌物進入口腔粘膜。 口腔衛生差(30%): 口腔衛生習慣差,為細菌或霉菌在口腔內滋生,繁殖創造了條件,從而有利于亞硝胺及其前體的形成,加之口腔炎,一些細胞處于增生狀態,對致癌物更敏感,如此種種原因可能促進口腔癌發生。 營養不良(20%): 有人認為與缺乏維生素A有關,因為維生素A有維持上皮正常結構和機能的作用,維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增厚,角化過度而與口腔癌的發生有關,人口統計學研究顯示攝入維生素A低的國家口腔癌發病率高,維生素C缺乏尚無資料證明與口腔癌有關,也有認為與微量元素攝入不足有關,如食物含鐵量低,總蛋白和動物蛋白攝取量不足可能與口腔癌有關,鋅是動物組織生長不可缺少的元素,鋅缺乏可能導致粘膜上皮損傷,為口腔癌的發生創造了有利條件。
2015-10-01 21:1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口腔癌? 口腔癌是頭頸部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據國內有關資料統計,口腔癌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9%~3.5%,占頭頸部惡性腫瘤的4.7%~20.3%,僅次于鼻咽癌,居頭頸部惡性腫瘤的第2位,在亞洲的印度與巴基斯坦等國則高達40%~50%。口腔癌以男性多見,1950年美國口腔癌男女之比約6:1.近年來下降為2:1.可能與現今美國婦女吸煙人數增加有關。上海醫科大學腫瘤醫院1968~1975年放射治療368例舌活動部鱗癌,年齡31~60歲占76.9%,男女之比為1.4:1。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