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騫康 主治醫師
天津市職業病防治院
三級
神經內科
-
半數以上患者有全身癥狀,如疲倦、低熱、體重減輕,并可能作為首發癥狀。不合并巨細胞動脈炎(GCA)的PMR患者很少出現高峰熱。風濕性多肌痛是以對稱性的近端關節和肌肉的疼痛酸痛以及晨僵為特征,以肩關節、頸以及骨盆帶肌肉最為突出,常呈對稱性分布有時遠端肌群以及關節也可受累。70%以上的患者肩胛帶疼痛最先發生,然后發展到四肢近端、頸、胸、臀等部位,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上述癥狀可以突然起病,也可隱匿起病,持續數周到數月。疼痛以及晨僵在早晨以及活動時加重,上述癥狀可能較重并使患者日常活動受限,以致不能翻身和深呼吸。肌肉可以出現觸痛,影響活動并致失用性萎縮,并且可能出現肌肉攣縮。肌力通常正常。
2015-09-22 20: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發病年齡 本病均發生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小于50歲發病甚少且癥狀較輕。女性較男性多2~3倍。
2.主要癥狀 頸部、肩胛帶、骨盆帶肌肉疼痛和僵硬,尤以清晨1~2h明顯,很少自然緩解。嚴重者上肢抬舉受限,不能過肩、梳頭、持物,抬腿和上下樓困難,難以下蹲,甚至翻身困難,而需要臥床。與多發性肌炎不同,本病一般無肌壓痛或僅有輕微壓痛,也無肌力減退等表現,但可因肌痛和關節痛限制自身活動。常伴低熱、乏力、體重減輕及輕中度關節痛。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煥臣 主治醫師
鹽城市亭湖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其他
預防醫學門診部
-
典型癥狀: 流行性肌痛、乏力、 晨僵、 無力、 肌肉酸痛、 低熱 。PMR常發生于50歲以上,50歲下患者甚少,男女之比為1∶2,我國發病情況不詳,美國一份報道:50歲以上人群年發病率54/10萬,患病率500/10萬。 PMR起病隱襲,有低熱,乏力,倦怠,體重下降等全身癥狀,典型臨床表現為對稱性頸,肩胛帶或骨盆帶近端肌肉酸痛,僵硬不適,也可單側或局限于某組肌群,僵痛以晨間或休息之后再活動時明顯,急性發病者,每訴夜間上床時尚可,早上醒來全身酸痛僵硬難忍,嚴重時梳頭,刮面,著衣,下蹲,上下樓梯都有困難,這些活動障礙不易肌無力引起,不像多發肌炎那樣肌力嚴重減退,乃因肌肉關節僵痛所致,活動之后可漸緩解或減輕,無論主訴如何,體格檢查陽性體征較少,可有輕度貧血,肩及膝關節輕度壓痛,腫脹或少許滑膜積液征,關節鏡檢證實可有滑膜炎,一般無內臟或系統性受累表現。
2015-09-30 1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