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姚廣裕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乳腺中心
-
乳頭瘤的形成原因較為復雜,常見的因素包括病毒感染、激素水平變化、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及免疫功能異常等。若發現乳頭瘤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檢查。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5-09-25 17:51
1.病毒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導致乳頭瘤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
2.激素水平變化: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失衡,可能促使乳頭瘤的形成。
3.遺傳因素:部分人由于遺傳基因的缺陷,易患乳頭瘤。
4.環境因素:長期接觸有害物質,如化學物質、輻射等,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5.免疫功能異常: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時,機體對乳頭瘤的抵抗能力減弱。
總之,乳頭瘤的成因多樣。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個人衛生,增強自身免疫力,定期進行體檢,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煥臣 主治醫師
鹽城市亭湖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其他
預防醫學門診部
-
乳頭瘤原因;
2015-09-30 07:56
(1)性行為:大部分研究表明婦女近期的性伴侶數,性交頻率,性伴侶患有生殖道疣等均與HPV感染密切相關。盡管有些研究表明初次性交年齡與HPV感染也有關,但這種因素受性伴侶數的影響,調整性伴侶數后,其危險性無顯著性意義。
(2)免疫因素:宿主的免疫力對HPV感染及病變的進展有很大的作用。有研究發現腎移植的免疫抑制者HPV的感染率是正常人群的17倍。HIV感染的人群中HPV感染率也增高。由于HIV感染人群性行為比較混亂,伴侶數較多,初次性交年齡小等因素,使HPV感染幾率增加。但有些研究并不能證明免疫抑制與HPV感染有直接的相關性,HIV人群可能由于自身暴露的危險性高或機體抵御潛伏病毒的能力降低而使HPV感染率增高,這一人群的HPV DNA檢出水平高于正常人群,這表明機體抑制HPV感染的能力降低。
(3)懷孕:有研究表明,婦女懷孕次數增多,分娩次數,流產次數等并不增加HPV感染的危險性,畸胎的個數卻與HPV感染相關。有些研究表明孕期婦女HPV感染率高,而且病毒檢出量也增高,但這可能是由于孕期病毒水平增高而使檢出效率提高所致。一項應用PCR法檢測HPV的研究證實了這一觀點,PCR法檢測HPV病毒不依賴病毒的含量,結果發現孕期與非孕期婦女的感染率無顯著差
(9.6%-10.9%)
。(4)口服避孕藥:盡管口服避孕藥可以增加宮頸癌的危險性,但它是否影響HPV感染還存在很大爭議。
有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藥確實能增加HPV感染的幾率,但有人認為口服避孕藥對宮頸低度病變的發生無影響,卻可以增加高度病變的危險性,因此認為口服避孕藥是通過改變疾病的進展狀態,而不是直接影響HPV感染率。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