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藥物性肝內淤膽癥一般不具有遺傳性。其發病主要與藥物使用相關,而非遺傳因素。常見的致病藥物有氯丙嗪、磺胺類藥物、紅霉素等。 1.發病機制:藥物性肝內淤膽癥是由于某些藥物的毒性作用,導致肝細胞和膽管細胞受損,膽汁排泄障礙。 2.常見致病藥物: 氯丙嗪:可影響膽汁分泌和排泄,造成膽汁淤積。 磺胺類藥物:如磺胺嘧啶,可能引起肝細胞炎癥和膽汁淤積。 紅霉素:部分人使用后會出現肝內膽汁淤積的情況。 抗結核藥:如異煙肼,可能損傷肝臟,導致膽汁淤積。 解熱鎮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過量使用可能引發肝損傷和膽汁淤積。 3.診斷方法:通過肝功能檢查、腹部超聲、肝穿刺活檢等明確診斷。 4.癥狀表現:患者常有黃疸、皮膚瘙癢、乏力、惡心等癥狀。 5.治療措施:首先停用可疑致病藥物,給予保肝、利膽治療。 總之,藥物性肝內淤膽癥通常是藥物不良反應所致,不遺傳。但用藥時需遵循醫囑,避免自行用藥。
2024-10-09 0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