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創傷性心源性溶血性貧血是由于心臟病變導致紅細胞受損而發生的貧血。成因包括心臟人工瓣膜損傷、先天性心臟病、心臟內異常血流等。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成因: 心臟人工瓣膜損傷:人工瓣膜的設計或安裝不當,導致紅細胞在流經時受到機械性破壞。 先天性心臟病:如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異常的血流可損傷紅細胞。 心臟內異常血流:心臟內存在異常的高速血流或湍流,使紅細胞受到沖擊和破壞。 心臟腫瘤:腫瘤組織可能干擾心臟內的正常血流,導致紅細胞受損。 其他原因:心臟手術后的并發癥、心臟感染等也可能引發。 2.治療: 藥物治療: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促進紅細胞生成,補充鐵劑、維生素 B?? 和葉酸等糾正貧血。常用藥物有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琥珀酸亞鐵、維生素 B?? 片等。 手術治療:對于心臟病變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心臟手術修復或更換病變部位。 定期監測:定期檢查血常規、網織紅細胞計數等,了解貧血的改善情況。 生活調理: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保證充足的營養。 治療原發病:積極治療心臟的基礎疾病,如控制感染、處理心臟腫瘤等。 創傷性心源性溶血性貧血需要綜合治療,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隨訪,以改善貧血狀況和心臟功能。
2024-10-09 0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