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創傷后應激障礙屬于精神疾病。它是個體經歷或目睹嚴重創傷事件后產生的一種心理障礙,常表現為反復的創傷性體驗、回避與創傷相關的刺激、警覺性增高等。其發病機制復雜,涉及神經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因素。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 1.發病機制: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神經生物學機制可能與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紊亂、大腦結構和功能改變等有關。心理因素如認知評價、應對方式等也會影響發病。社會環境因素如缺乏支持、再次創傷等可能加重癥狀。 2.癥狀表現:患者可能反復出現創傷事件的閃回、噩夢,極力回避與創傷有關的場景、人物等,還可能出現過度警覺、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等。 3.診斷方法:主要依據臨床癥狀、病史,通過心理評估量表如創傷后應激障礙檢查表等輔助診斷。 4.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行為療法、眼動脫敏再處理療法、團體心理治療等,幫助患者處理創傷記憶,改變不良認知和應對方式。 5.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舍曲林、帕羅西汀、氟西汀等抗抑郁藥,以及勞拉西泮、阿普唑侖等抗焦慮藥。但藥物治療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創傷后應激障礙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會產生嚴重影響,應及時尋求專業幫助。通過綜合治療,多數患者的癥狀可以得到改善。
2024-10-09 0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