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鄧躍飛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少突膠質細胞瘤源于大腦內的少突膠質細胞,發病機制復雜,涉及遺傳因素、環境暴露、病毒感染、電離輻射及化學物質接觸等。此類腫瘤在成年人中較為常見,特別是35至40歲年齡段,男性略多于女性。腫瘤通常位于大腦皮質或其下方,生長緩慢,邊界清晰,鈣化發生率高。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5-10-11 17:02
1.遺傳因素:家族遺傳傾向可能增加患病風險,特定基因變異如IDH1和IDH2基因突變與少突膠質細胞瘤相關。
2.環境暴露:長期接觸某些化學物質,如殺蟲劑、溶劑,可能增加患病概率。
3.病毒感染:雖然證據有限,但某些病毒如巨細胞病毒(CMV)感染可能與腫瘤發展有關。
4.電離輻射:頭部接受放射治療的歷史,增加了患此類腫瘤的風險。
5.年齡和性別:多發于成人,尤其是35至40歲,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
少突膠質細胞瘤的形成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遺傳、環境暴露、病毒感染、電離輻射以及年齡和性別差異。了解這些因素有助于早期識別和預防措施的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