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降低后仍有并發癥,原因及治療方法是什么
患者自2009年起發現血糖偏高,但就診醫生建議說不用服藥,只需飲食注意即可。直到2013年血糖高,后服藥治療,一個療程后血糖降低就沒再服藥。2013年7月起,出現手腳麻木癥狀,后又眼底充血,視覺模糊。 本患者血糖已經降低,為什么并發癥還是這么明顯?是否有更好的治療方法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佩如 主任護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健康管理中心
-
病情分析:血糖降低后仍出現并發癥,可能是血糖控制不穩定、病程較長、存在其他致病因素、個體差異及治療不規范等。 1. 血糖控制不穩定:即使血糖暫時降低,但如果波動較大,仍會損傷血管和神經,引發并發癥。 2. 病程較長:從 2009 年血糖偏高到 2013 年出現并發癥,長期的高血糖狀態已對身體造成損害。 3. 存在其他致病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等,會協同加重血管和神經病變。 4. 個體差異:每個人對高血糖的耐受和反應不同,有些人可能更容易出現并發癥。 5. 治療不規范:自行停藥或未按醫囑治療,導致病情未能有效控制。 總之,對于血糖控制后的并發癥,需要綜合分析原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包括控制血糖、血壓、血脂,改善微循環,營養神經等。常用藥物有二甲雙胍、格列齊特、胰島素等。同時,患者要嚴格遵循醫囑,定期復查,注意飲食和運動。
2024-10-08 22:58
指導意見:首先這是糖尿病并發癥是長期血糖高引起的,短時間的血糖下降并不會阻止并發癥的發生,建議飲食控制、運動治療、接受糖尿病教育、學會自我檢測、堅持用藥治療。建議到醫院做詳細規范的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