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無汗癥的治療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原發病治療、藥物刺激、物理降溫、皮膚護理以及人工濕潤皮膚等。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5-07-20 12:06
1.原發病治療:積極查找并治療導致無汗癥的基礎疾病,如干燥綜合征、硬皮病等。
2.藥物治療:口服或注射毛果蕓香堿,能刺激汗腺分泌。還可服用維生素 A 軟膠囊、甲狀腺片等。
3.物理降溫:對于全身性無汗引起體溫升高的患者,可用溫水擦浴、冷敷等物理方法降溫。
4.皮膚護理:局限性無汗癥導致的皮膚干燥、粗糙,可涂抹尿素軟膏、維生素 E 乳等無刺激的軟膏,以滋潤保護皮膚。
5.人工濕潤:夏天時,可通過噴霧等方式人工濕潤皮膚,幫助調節體溫。
無汗癥的治療需要根據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法,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