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微微 主治醫師
安徽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心血管創傷性溶血性貧血,是一種由于心臟或大血管損傷導致紅細胞破壞的病癥。以下是其常見病因:
2015-07-25 14:30
1. 心臟或大血管疾病:如未經手術的Valsalva竇破裂、主動脈狹窄、創傷性動靜脈瘺,以及梅毒性心臟病和細菌性心內膜炎等,都可能導致溶血,但通常由于骨髓的代償作用,可能不呈現明顯貧血癥狀。
2. 外科手術:瓣膜置換術和心腔內修補術,特別是涉及主動脈瓣的手術(如主動脈瓣狹窄)和二尖瓣膜病(如關閉不全),是手術后引發本病的常見原因。
3. 手術并發癥:手術中或手術后的機械性損傷,如導管或器械對血管壁的摩擦,也可能誘發溶血。
4. 先天性心臟病:某些先天性心臟病,如房間隔缺損或室間隔缺損,可能在血液流經異常通道時造成紅細胞破壞。
5. 心臟介入治療: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心臟瓣膜球囊擴張等操作,也可能造成局部血管損傷,導致溶血。
心血管創傷性溶血性貧血的發生多與心臟或血管結構的異常及手術操作有關,患者往往需要定期監測血象,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相應的治療以防止貧血加重。如果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由專業醫生評估并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