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侯祥平 主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腎虛分腎陰虛和腎陽虛,要根據不同的癥狀做不同的診治。腎虛多為長期積累成疾,切不可因急于求成而用大補之藥進補,或者用成份不明的補腎壯陽藥物。而應慢慢調理。方劑上陰虛的可選用六味地黃湯,陽虛的可選用金匱腎氣丸。補腎的中藥一般需在飯前或空腹比較合適,有利于疾病的治療,腎虛的類型有腎陰虛和腎陽虛兩種,具體需根據自身癥狀分析。如果是有腎虛的存在,需盡早使用藥物治療,一般需治療一到兩月可以好轉的,平時需多吃些枸杞,長山藥,瘦肉,雞蛋,蔬菜和水果等。具有補腎壯陽效果的中藥很多,如附子、干姜、肉桂、肉煎蓉、仙茅、淫羊茵、陽起石、骨碎補、巴乾天、川續斷、狗脊、補骨脂、山藥、胡桃肉、金櫻子、益智仁、桑原始、復盆子、繭絲于、鹿茸等。在臨床上使用這些藥物治療時,還要根據病人的表現,癥狀、舌質、舌苔變化及脈象,隨癥加減用藥。如伴有陽萎早泄時用芡實、金櫻子、陽起石、蓮子肉等配伍;伴有水腫時常與澤瀉、車前子、茯苓、豬苓等藥物配伍;伴有小便多,遺尿時常與益智仁、桑螵蛸、復盆子等配伍。病人體虛或氣喘、肢涼時,又常與附子、黨參、黃芪、龍骨、牡蠣等藥物配伍。常用的補腎壯陽方劑有右歸丸、金匱腎氣丸、縮泉丸、貞武湯及五苓散等,均可隨癥加減選用。
2015-10-13 2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