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2007年,來自美國同時患白血和艾滋兩種疾病的蒂莫西·布朗,在柏林接受一名腫瘤病和血液病專家胡特醫生的治療。胡特回憶當時布朗幾乎已到死亡邊緣。經過觀察,胡特決定進行骨髓移植,先治好白血病。術后經過3年多的臨床觀察,胡特發現這次的移植同時治愈了布朗的艾滋病,成為了世界首例被確認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經調查發現,原來骨髓捐獻者的配型不僅非常吻合,而且骨髓中還含有能天然抵御HIV的變異基因,但這種基因只在少數北歐人體內存在。這讓首個證明艾滋病能夠治愈的活例子不被大多數科學家所看好,普遍認為像布朗這樣的例子難以復制,他的痊愈包括多種巧合,比如布朗體內可能存在的某些基因變異正好配合了骨髓干細胞移植療法,并發揮了抵抗病毒的積極作用。下面介紹一下如何通過早期癥狀判斷艾滋病。
艾滋病初期癥狀
部分患者在感染HIV初期無臨床癥狀,但大部分HIV感染后6日至6周可出現HIV病毒血癥和免疫系統急性損傷所產生的臨床癥狀,艾滋病初期癥狀主要表現為:
1、呼吸道感染癥狀:發熱、乏力、咽痛、全身不適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2、頭痛皮疹:個別有頭痛、皮疹、腦膜腦炎或急性多發性神經炎;
3、淋巴結:頸、腋及枕部有腫大淋巴結,類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4、肝脾腫大。
艾滋病患者從發病到死亡的過程
艾滋病病毒(HIV)體外層的脂蛋白包膜中嵌有gp120和gp41兩種糖蛋白,gp120與淋巴細胞表面的CD4糖蛋白有嗜親性,可與其特異性結合;gp41介導病毒包膜與宿主細胞膜融合。因此,HIV經皮膚黏膜破損處或經血液等其他途徑到達血液后,可選擇性地侵入CD4+淋巴細胞。
HIV侵入CD4+淋巴細胞后,在病毒逆轉錄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并整合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整合的病毒DNA即可在細胞內復制、形成完整的病毒體釋放出細胞外,細胞死亡,感染新的細胞,也可呈潛伏感染狀態,隨細胞分裂而進入子代細胞。
感染初期,HIV大量復制,產生病毒血癥,并可出現衣殼抗原p24的表達,臨床表現為急性HIV感染癥狀。由于HIV的細胞內大量復制,導致CD4+淋巴細胞損傷、死亡,CD4+T細胞明顯減少。然而在機體的免疫作用下,CD8+CTL活化,殺傷HIV感染細胞,同時產生抗HIV抗體,病毒血癥很快被清除,CD4+淋巴細胞數量回升。
但HIV未被完全殺死,進入持續潛伏感染狀態,HIV處于低水平復制,臨床表現為無癥狀HIV感染。隨著HIV不斷復制、擴散,CD4+淋巴細胞不斷死亡,如此周而復始,最后導致CD4+淋巴細胞耗竭,免疫功能嚴重破壞,并發各種條件致病菌的感染和腫瘤,臨床表現為艾滋病,最終導致死亡。
(責任編輯:詹遠 )
文章關鍵詞:
很多人都有疑問,感染了艾滋病一定會死嗎?一般能活多久呢?除了性愛意外,還有什么途徑可以感染艾滋???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詳細>>
艾滋病最早被發現于美國的加利佛尼亞州。1981年6月,加州有5個健壯的男性青年罹患了卡氏肺囊蟲肺炎。這是一種罕見的肺炎,通常都發生在免疫……詳細>>
艾滋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且越來越年輕化。艾滋病傳染途徑有很多且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一旦患上艾滋病就會攻擊淋巴系統,降低免疫力,誘發一系列的癥……詳細>>
艾滋病最早被發現于美國的加利佛尼亞州。1981年6月,加州有5個健壯的男性青年罹患了卡氏肺囊蟲肺炎。這是一種罕見的肺炎,通常都發生在免疫……詳細>>
艾滋病是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辦法的一種傳染病,故應以預防為主。如果懷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可首先回顧自己是否有過“危險行為”(主要指不安全的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