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艾滋病醫學全名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類免疫缺陷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而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HIV入人體后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繼而發生一系列不易治愈的機會性感染和腫瘤,最后導致患者死亡。該病發生在不同的個體常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癥狀和體征。HIV所造成的免疫缺陷與其他疾病或藥物副作用引起的免疫缺陷不同,由于它是經不同的途徑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所以稱之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它具有極強的迅速變異能力,這一特征不僅使人體的免疫系統難以抵御其侵害,而且給特效治療藥物和預防用疫苗的研制帶來困難。HIV直接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破壞人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它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體液(如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等)及多種器官中,它可通過含HIV的體液交換或器官移植而傳播。HIV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弱,高溫、干燥和一般常用消毒劑均可殺滅HIV。
體內有HIV,但未出現AIDS臨床癥狀和體征的人稱為HIV感染者。當人體的免疫系統受到HIV嚴重破壞,機體發生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便發展成為AIDS病人。人體感染HIV后,部分感染者能生存很長時間,故有學者提出長期存活者的概念。其基本條件為:HIV感染后12年仍存活;機體免疫功能尚好,CD4細胞維持在一定水平;無明顯AIDS臨床癥狀。
人體感染HIV后,一般需要2-12周,平均45天左右血液中才可檢測到HIV抗體。因為從感染HIV到機體產生抗體的這一段時間檢測不到HIV抗體,故稱之為窗口期。在窗口期雖測不到HIV抗體,但體內已有HIV,因此窗口期同樣具有傳染性。人體感染HIV后需經過0.5~20年,平均7~10年的時間才能發展為AIDS病人,這段時間稱為潛伏期。處于潛伏期的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臟器中含有HIV,具有傳染性。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飲食原則
1、高能量、高蛋白飲食
通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會因體質改變而出現蛋白質消耗增加、小腸吸收能力減退、體重減輕等現象。此外,服用藥物還會影響患者造血功能。針對這些特點,患者和感染者的飲食應以高蛋白質及較高熱量的食物為主,并遵循“多樣、少量、均衡”的飲食原則。有益的高蛋白質食物有:魚蝦類,如海水魚、蝦、墨魚、貝、蟹等;家禽類,如雞肉、鴿肉、兔肉;牛奶及乳制品,如優質奶酪;蛋類,如雞蛋、鴨蛋;豆類,如豆腐、豆漿或其他豆制品;其他肉類。高蛋白質飲食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如果身體不適,請與醫生和營養師取得聯系,以便對飲食作適當調整。
2、注意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應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特別是富含胡蘿卜素(如菠菜、芥藍、番薯、南瓜、胡蘿卜)、維生素C(如青椒、橘子、綠菜花、菠菜)、維生素E(如榛子、松子、開心果、大杏仁)及含鋅(如牡蠣、貝類、谷類)的食物。應盡量少吃高脂肪的食物,少吃甜食。
3、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日常最好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以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特別應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 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以及含維生素E的食物。
4、少量多餐、定時進餐一次進食量過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損傷脾胃,對病情不利;進食過少又會造成營養素攝入不足,營養更加匱乏。所以,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應少食多餐,一般以一日五、六餐為宜。
5、食物多樣化 每一頓飯,盡量多吃幾種食物,要學會計劃一個包含五類食物的飲食。
6、避免食用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7、 指冷熱適當,由于艾滋病人脾胃一般較弱,中醫認為屬脾胃虛寒者較多,所以大多數病例應給予溫食熱飲;
8、忌食生、冷、油膩防腹瀉
慢性腹瀉是艾滋病常見的并發癥,是患者體重降低的一個主要的促進因素,而體重降低其生存時間明顯短于體重正常的病人。因此,減輕腹瀉、提高食物的吸收率,對維持病人正常的體重是十分必要的。陸主任說,艾滋病患者預防腹瀉應食用一些含脂肪低的食物,每天攝入脂肪在40g左右,不要食用過多,難消化會加重腹瀉。食物烹調時應限制植物油的使用,以蒸、煮、燴、燒等方法為主,禁用油炸、煎、爆炒等。另外,每天蛋白質攝入量應在100g左右,能量在10.46-12.55MJ(2500-3000kcal)之間。
可吃一些脂肪含量較低而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雞肉、魚蝦等海產品、豆制品等。避免吃纖維多和粗糙的食物,比如有籽、帶皮的水果和蔬菜、豆類、玉米、洋蔥、蒜、菜花、面包和花生等。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如韭菜、芹菜、榨菜等,刺激腸蠕動,會加重腹瀉。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細掛面、粥、爛米飯、豆腐等。要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如果腹瀉次數較多時,盡量少吃蔬菜和水果,可用鮮果汁、番茄汁等補充維生素。補充充足的水分和含有豐富鉀離子的食物,因為腹瀉會引起身體脫水,要比平常多喝34杯水。要多補充含有豐富鉀離子的食物如香蕉、馬鈴薯、魚和肉類。有一些食物對止瀉有幫助,如白米飯、水煮白面條、白面包等。如果產生脹氣,則豆類食物不要食用。
9、指選易消化之食品及流質(半流質),炸煎類食物盡量少吃(炸雞、油餅之類),多吃易消化之蒸煮類菜肴食品(蒸雞蛋、面條之類)。
10、注意飲食衛生。
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免疫功能較差,平時應格外注意飲食衛生。不吃不潔凈的生食或半生不熟的食物,進食前一定要洗手,注意用餐時的環境衛生。一旦發生腹瀉,應該多喝飲料,如水和不含檸檬酸的果汁,以補充水分,不要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可樂)和奶制品的飲料。在腹瀉痊愈之前,千萬不要進食油炸食品和新鮮的水果。
人體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后,由于多種原因會造成身體的代謝、食物的消化吸收發生變化,絕大多數人會出現一些影響營養素攝入和利用的癥狀,如腹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由此會加重患者的營養缺乏,降低身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并影響其生理功能。專家指出,艾滋病患者除了進行藥物治療外,還應該注意營養支持,營養狀況是確定艾滋病病人生存時間長短的一個重要因素。當艾滋病患者出現不同的癥狀時候,當及時注意補充營養。
11、不吸煙、不飲酒。
那么有哪些食物適宜艾滋患者吃,并且又有抗艾滋病毒的作用的呢?
黃豆
黃豆中除含豐富的蛋白質以外,還含有豐富的硒,硒這種微量元素能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黃豆中的大豆皂甘,對艾滋病毒有抑制作用,病毒即使進入體內,難生長繁殖。
黃瓜
黃瓜中含有胡蘿卜素C,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具有抗病毒,抗癌作用。黃瓜尾部有一種苦味的化學物質,能把進入體內的艾滋病毒殺死。
苦瓜
苦瓜中的苦瓜蛋白,對于進入人體內的艾滋病病毒有強烈的抑制作用,美國科學家曾讓50例艾滋病患者大量食用苦瓜或口含苦瓜汁,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
海帶
海帶中含碘最多,碘化物能促進炎癥滲出物的吸收,對癌癥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海帶中還有硫酸脂,能夠保護人體免疫系統的細胞,不受艾滋病病毒的侵害,從而預防艾滋病。
鵝血
鵝血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升高血液中的白細胞,促進淋巴細胞的吞噬功能,對艾滋病病毒有較強的抵抗作用。
大蒜
艾滋病的“雞尾酒”療法
大蒜中含有植物殺菌素,除對細胞有滅殺作用外,對各種病毒,立克次體也有滅殺作用。常吃大蒜,還能提高免疫能力,預防各種疾病。據研究,將艾滋病病毒放入大蒜葉中5分鐘便全部死亡。所以,平時多吃大蒜,對預防艾滋病具有重要的意義。
除此之外,艾滋患者還可以適當服用一些食用藥膳:
1 扶正培本
用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中草藥物組方以提高巨噬細胞功能,使淋巴細胞轉化率及玫瑰藥瓣形成增加;或刺激免疫功能,調節激素水平以活躍某些酶的功能。
人參粥
組方:人參粉3g,粳米50g,煮粥拌和。
功效:益元氣、補脾肺、生精安神。人參作為艾滋病免疫調節劑,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增加DNA的生物合成。
白術豬肚粥
組方:白術30g,檳榔10g,姜少許三者同煎汁去渣。豬肚250g切小塊,加粳米100g煮粥,調味食用。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和胃。適用于倦怠少氣,不思飲食、腹部虛脹,大便不爽等癥。
2 清熱解毒
艾滋病多易并發各種致命的機會性感染。清熱解毒藥具有抗炎、抗病毒及抗菌作用。并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抑制病理性免疫反應。
地丁敗醬糖茶
組方:紫花地丁、蒲公英、敗醬草各30克,煎汁去渣,加糖少許代茶。
功效: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紫花地丁中已分離出有效成分為富含半乳糖的磺化多糖,在細胞培養基上有抑制艾滋病毒的作用。
銀菊粥
組方:粳米50克煮成粥,金銀花、菊花各10g開水沖泡成露,食粥時加入此露。
功效:清熱解毒,治溫病發熱。金銀花有抑制艾滋病毒作用,并能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文章關鍵詞:
患上了艾滋病出現恐慌和焦慮屬于正常現象,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的藥物能夠徹底的治療此疾病,但是也不能過多壓抑自己的心情和自暴自棄,要做好生活……詳細>>
艾滋病病毒在人體內可以興風作浪,但是它離開人體停留在外界時,遇上高溫、干燥或者通用的化學清潔劑(如酒精、碘酒或醫院中常用的一些消毒藥品)……詳細>>
一般的接觸不會,病毒不會通過空氣、皮膚或者唾液傳染。感染者的體液含有病毒,但只存在于血液、精液、陰道分泌液中,同時母乳也含有病毒足夠導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