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在乙類傳染病中,發病數居前五位的病種依次為:梅毒、肺結核、病毒性肝炎、淋病、痢疾。其中,梅毒3517例,排名第一位。從7月開始,梅毒連續三個月在乙類傳染病中排在第一位。杭州市多家醫院皮膚科門診里,最近幾個月梅毒患者也明顯增多。
每年夏天梅毒發病增多
今年1月至9月,浙江省梅毒發病數量為26890例,1月至6月,乙類傳染病當中,肺結核排在第一位,梅毒排在第二位。但是從7月份開始,連續三個月,梅毒超過肺結核感染病例數,排名乙類傳染病發病數第一位。
歷年來,浙江省乙類傳染病當中,梅毒基本上都排在第一或第二位。但從2011年以來,浙江省的梅毒發病率并沒有明顯增加,反而是呈逐漸下降趨勢。2011年的發病率79.95/10萬,2012年的發病率為62.54/10萬,比2011年下降了17%。2013年,全省共報告梅毒病例數31821例,發病率為58.10/10萬,與2012年相比下降7.11%。
從監測情況來看,浙江省每年的二、三季度,梅毒報告病例數比一、四季度要高。因為梅毒感染和不安全性行為有著密切關系,相對來說,二、三季度發生不安全性行為的概率比一、四季度高。所以7-9月的發病率增高,屬于短期內的正常波動。
如何在梅毒潛伏期診斷出來
1、暗視野顯微鏡檢
暗視野顯微鏡檢查是一種檢查梅毒螺旋體的方法。暗視野,顧名思義即是顯微鏡下沒有明亮的光線,它便于檢查蒼白的螺旋體。這是一種病原體檢查,對早期梅毒的診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梅毒血清學檢測
梅毒血清學檢查對于診斷二期、三期梅毒,以及判定梅毒的發展和痊愈,判斷藥物的療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梅毒血清學檢查包括非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和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前者常用于臨床篩選及判定治療的效果,抽血后1小時即可出結果,費用也低廉。后者主要是用于判定試驗,但是它不能判定治療效果,一旦患有梅毒,這一試驗將終身陽性。
3、梅毒螺旋體IgM抗體檢測
梅毒螺旋體IgM抗體檢測是近年來才有的新的診斷梅毒的方法。IgM抗體是一種免疫球蛋白,用它來診斷梅毒具有敏感性高,能早期診斷,能判定胎兒是否感染梅毒螺旋體等優點。特異性IgM類抗體的產生是感染梅毒和其他細菌或病毒后機體首先出現的體液免疫應答,一般在感染的早期呈陽性,隨著疾病發展而增加,IgG抗體隨后才慢慢上升。
4、分子生物學檢測
近年來分子生物學發展迅速,PCR技術廣泛用于臨床,所謂PCR即多聚酶鏈式反應,即從選擇的材料擴增選擇的螺旋體DNA序列,從而使經選擇的螺旋體DNA 拷貝數量增加,能夠便于用特異性探針來進行檢測,以提高診斷率。但是,這種實驗方法,要求有條件絕對好的實驗室和技術一流的技師,而我國目前很少有這樣高水平的實驗室。不然有了污染,你放入的是梅毒螺旋體,經過DNA擴增后出現了大腸桿菌,讓你哭笑不得。一些小診所常常趕時髦,掛個PCR實驗室的牌子,吃喝拉撒在一起,只能是自欺欺人。其實診斷梅毒不一定要作PCR,作一般的抽血化驗即可。
5、腦脊液檢查
晚期梅毒患者,當出現神經癥狀,經過驅梅治療無效,應作腦脊液檢查。這一檢查對神經梅毒的診斷、治療及預后的判斷均有幫助。檢查項目應包括:細胞計數、總蛋白測定、VDRL試驗及膠體金試驗。
(責任編輯:詹遠 )
現在年輕人的思想觀念變得越來越開放了,所以會讓梅毒發病率變得越來越高,梅毒就是發生在生殖部位的一種病變,會讓患者的皮膚出現腐爛,解小便時……詳細>>
梅毒是一種很常見的性病,而且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疾病,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傳播,最常見的傳播方式是性傳播。梅毒有很長的潛伏期,潛伏期的梅毒……詳細>>
梅毒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性傳播疾病,對身體會帶來一定的危害,在發病前會有潛伏期,不同的階段癥狀也是不一樣的,那就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梅毒需要……詳細>>
梅毒作為性病的一種給患者帶來莫大的痛苦,不僅有心理上的壓力,更是讓患者不知所措,又不敢去醫院檢查,但是這種疾病一旦不去治療的話,就會發展……詳細>>
毒是由蒼白(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慢性、系統性性傳播疾病。主要通過性途徑傳播,臨床上可表現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潛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