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近期新聞上報道一個13歲女孩在父親節送避孕套給單身的父親,這一行為格外的讓人詫異,年僅13歲的女孩子可能連初潮都沒有來,她已經明白了避孕套的作用,由此看來,兒童的性教育已經不是說說那么簡單了,家長們應用行動去引導孩子在一個正常的性教育環境中成長,那么在進行啟蒙性教育時應注意哪些呢?
啟蒙性教育要注意方法
1、談性切忌羞答答
有家長表示,他們不知怎樣去和孩子談性,這么隱私的事情怎么好意思在孩子面前當作一件平常事去交談呢?還有家長反映說在和孩子一起看電視遇到親熱鏡頭時自己都感覺很尷尬。
父母總想讓孩子在兒童時代保持天真和純潔,不想讓孩子過早地了解有關性的知識,這樣,就錯過了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最好時機,因為這個時候孩子沒有羞澀感,直接進行科學知識的灌輸是最有效的。其實,維護和促進學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只靠學校是萬萬不夠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心理氣氛與環境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兒童身心的發展。
2、借事談性
若你不知道怎樣去和孩子談性,總認為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和孩子進行關于性的交流,那么你不妨從電視的親熱鏡頭中開始,借此展開對性的討論,討論過程中也要充分參考孩子對性的看法,以此來正確引導孩子對性的一個正確認識。
不論是新聞、卡通、綜藝節目甚至孩子喜歡的偶像劇,都時常見到有關男孩女孩、生理健康、親密性話題穿插,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負面的。此時,爸媽可以用輕松、幽默的口吻,提供給孩子適當的性知識。無須長篇大論、小題大做,別忘了,你們還在欣賞節目呢。
3、切忌男孩童穿女生服裝
有這樣一種情況,家長喜歡把男孩子打扮成女孩子的模樣,給他們穿裙子扎辮子,也有的家長把女生打扮成男生,雖然是一個不起眼的舉動,卻會導致孩子在幼年對自己的性別產生了障礙。他們的女兒是同性戀,他們很絕望。
這家人非常希望能生一個男孩,所以從小就把女兒當男孩子養。家中也以妻子為中心,這給了女兒一種誤解:"爸爸應該是媽媽,媽媽應該是爸爸"。年幼時性別角色定向出現偏差,父母沒有及時糾正,才使她在青春期發展為性角色認同障礙。
家庭性教注意“雷區”別踏入
在啟蒙性教育中的幾個"地雷區",希望大家在接下來的性教育過程中可以有所避免。
1、忽視了性別教育
不要以為性教育的全部內容都是性知識的灌輸,千萬不要忽視了性別教育的重要性,這也是目前不少家長們比較容易出現的錯誤。性別教育的忽視,會影響孩子在選擇伴侶時的性取向出現偏離。
家長對孩子的性別教育可以從孩子會說話階段開始實施,比如說給孩子洗澡時可以順便告訴孩子自己的生殖器的名字,再告訴他異性的一些特征,讓孩子在這種很自然的過程中接納你的性別教育。
2、性教育和孩子的發育不同步
孩子的性教育要和孩子的發育同步,比如說在孩子三四歲階段,告訴孩子他和異性的不同,讓他知道自己的性別特征,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的兩年就開始告訴孩子青春期身體發育會出現哪些變化,以免孩子到時候有些束手無措。
有些家長會擔心自己給孩子的性教育的灌輸過早,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其實孩子的智力發育也是逐步的,孩子在對不能理解的事情上會有個過濾,家長完全沒必要擔心。
3、忽視了家長對孩子的影響
家長們雖然很竭盡全力地給孩子進行性教育,但會忽視自己在家中對孩子的影響,比如說和另一半做愛時被孩子看到,再比如說家中的親昵裝避孕套被孩子觸及到,都對孩子是一個性意識的刺激。
(責任編輯:詹遠 )
就目前來看,我們從電視新聞中經常會看到青春期孩子在性方面的犯罪,因此,越來越多的家長們開始重視性教育的重要性,有必要把性教育提上日程了。……詳細>>
在兒童性教育問題上,很多家長存在誤區。由于家長對性教育的偏見和性教育的無知,總是羞于對孩子說出性這個詞,而當孩子問與性相關的問題時,更是……詳細>>
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應該幫助孩子認同自己的性別,依性別規定他(她)的性別角色行為和動情反應,對孩子展示裸體和生殖器不采取簡單斥責或欺騙的態……詳細>>
研究發現,兩三歲的寶寶已對兩性問題開始詫異和苦惱了,學齡前的孩子更是熱衷玩“結婚”或“醫生檢查身體”等性游戲,這其實是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正……詳細>>
以現在的情況看來,對男孩的教育是不夠的,因為據調查顯示,女孩比男孩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和性沖動等的知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