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心理學研究發現,早戀的孩子中大多,缺乏家庭的關愛,比如來自單親家庭,或者父母關系不和睦,父母不能給孩子足夠的關注等,如果給孩子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成長環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 早戀。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兒童早戀有哪些類型。
青少年早戀有哪些類型
1、愛慕型
即青少年之間由于愛慕對方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根據愛慕對象的不同,又可分為:儀表型就是由于愛慕對方外在的儀表而產生的早戀;專長型,就是因為愛慕對方的能力專長而產生的早戀;品性型,就是由于愛慕對方的優秀品性而產生的早戀。
2、好奇型
即 由于對異性的好奇心而產生的早戀現象。對異性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隨著性意識的發展而自然產生的一種心理現象。青少年由于生理發育和性成 熟,很容易產生性沖動,對異性變得很敏感,渴望了解異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異性對自己的態度。為了滿足這種好奇心,就想結交異性朋友,建立“戀愛”關系。
3、模仿型
即因為模仿別人的行為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模仿的對象主要來自社會生活、影視作品和報刊書籍。
4、從眾型
即迫于周圍人的壓力產生的早戀現象。周圍人是指所處的同年齡群體。
5、愉悅型
即為了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而產生的早戀現象。青春期男女之間的密切交往,往往會給雙方帶來愉快的體驗,這種愉快的體驗會進一步促進青少年之間的密切交往,逐漸轉變為早戀。
6、補償性
即為了獲得感情補償和排解受挫的情緒而產生的早戀現象。感情補償是指青少年在學業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時,出于爭強好勝的心理,或者為了擺脫感情創傷,一些青少年就想用早戀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緒,從異性那里獲得感情補償。
7、逆反型
即由于青少年在兩性交往中受到別人不恰當的干預所產生的早戀現象。最典型的心理就是“你們不許我這樣做,我偏要這樣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異性交往會迅速向早戀關系發展。
預防青少年早戀需正確指導
在提倡青少年進行異性交往的同時,還必須提供必要的指導,這是防止他們在交往中因無知或失控而走入誤區的重要措施。對青少年異性交往的指導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
1、 指導交往內容
異性同學間的交往應以學習、工作上的互學互助為主要內容,包括課內課外、校內校外。使他們意識到自己和對方的優勢與不足,在交往中各自發揮優勢,取長補短,團結協作,共同進步。與此同時應避免一些不健康的交往內容,比如有淫穢內容的書刊、錄像、圖片的傳播,下館子、進“三廳”,發牢騷、講怪話、議論老師和同學等。
2、 指導交往方式
異性同學間的交往應行為得體、講究禮儀,遠近適度,互相尊重。不可過于冷淡、粗魯,也不可過于親昵、輕佻,不可過于隨便,也不必過于拘謹,既要彬彬有禮,又要保持一點距離,說話要有禮貌,不可開過頭的玩笑,舉止要文雅莊重,不可推拉打逗,動手動腳。當然像親吻擁抱之類的過分舉止更應嚴格杜絕。
3、 指導交往時間、場合
異性同學間的交往應盡可能在集體中進行,要保持一定的廣泛性,雖然在學習和工作中異性同學的單獨交往很難避免,但應盡量減少學校以外的單獨交往,尤期放學之后,更應注意不要與異性同學單獨約會。如果因工作關系需要與異性同學單獨會談,也應選擇教室、辦公室等公開場所,而不要選擇一些偏僻的角落。
4、 指導處理意外事件
在青少年的異性交往中,時常會發生一些意外事件,如收到某位異性同學約會的條子,表白感情的信件,或是受到個別人的糾纏或搔擾。遇到此類情況應注意做到冷靜、果斷,并做出適當反應。不必驚慌、緊張,也不必發火動怒,只要寫一封語言婉轉,觀點明確的短信,表明自己希望保持正常同學關系的態度就可以了。對那些反復糾纏,甚至有不軌行為的人,則要以嚴厲的態度,明確的語言予以批評,表示拒絕,必要時也可提出警告,或者通過老師和家長來協助解決,但用語應掌握適當的分寸,以不挫傷對方的自尊心為宜
(責任編輯:詹遠 )
在青春懵懂的歲月,我們經歷過對異性的愛慕。然而,在傳統思想的侵蝕下的長輩們對處于青春期時的戀愛持有反對的態度。這種過早的戀愛叫做“早戀”……詳細>>
孩子早戀了,很多家長不知如何怎么辦好。試圖采取簡單粗暴的"棒打鴛鴦"的方式斬斷戀情!殊不知,在更多情況下這反而成了"戀情"的催化劑。詳細>>
早戀,也有叫做青春期戀愛,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戀愛關系或對異性感興趣、癡情或暗戀,一般指18歲以下的青少年之間發生的愛情,特別是在校的中……詳細>>
早戀是每一位家長都關心的事,尤其是自己家的孩子到了早戀的年齡,恨不得嚴防死守,生怕孩子早戀了。但是越怕什么就越來什么,當自己家的孩子早戀……詳細>>
一般到了青春期男女都會對異性產生一定的好奇感,而且對于性是朦朦朧朧的,如果有自己心儀的對象可能就會去表白,告訴其心里真實的想法,但是早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