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宣布艾滋病“治愈”女孩艾滋病復發
醫藥前沿據健康衛視訊 美國衛生官員和專家10日宣布,曾被認為“治愈”的一名美國艾滋病女童在停藥兩年多后體內再次檢測出艾滋病病毒。這是醫學界“抗艾”的又一重大挫折,說明攻克艾滋病的任務遠比想像的復雜和艱難。這名女童2010年出生在美國,通過母嬰傳播感染艾滋病病毒。醫生在她出生30個小時后使用3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進行治療,使她血液中的病毒數量明顯減少,并在一個月后降到常規檢測無法發現的程度。當這名女童快兩歲時,……
查看詳情
艾滋病
艾滋病醫學全名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類免疫缺陷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而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HIV入人體后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繼而發生一系列不易治愈的機會性感染和腫瘤,最后導致患者死亡。該病發生在不同的個體常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癥狀和體征。HIV所造成的免疫缺陷與其他疾病或藥物副作用引起的免疫缺陷不同,由于它是經不同的途徑……
查看詳情
艾滋病的診斷
艾滋病作為新的疾病,又是癥狀繁多、變化迅捷的危重病,有非常多樣的并發癥(機會性感染)。因此,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定義和診斷標準。世界衛生組織和(CDC)對發達國家診斷艾滋病的定義十分嚴謹,要求十分嚴格;對發展 中國家提出較簡易的診斷指標。我國根據國際標準及我國實際情況,于1990年8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艾滋病屬乙類傳染病,并提出試行診斷標準,1996年又組織專家做了修訂,其內容如下:……
查看詳情
專家提醒:艾滋病日常接觸感染機率小
人們擔心通過飲水、食品,包括共同進餐和使用未經消毒的餐具等途徑傳染,主要是擔心唾液有傳播艾滋病病毒的作用。事實上,在全球所有資料中尚未發現一例是因為接吻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美國科學家在研究唾液時發現,唾液中有一種蛋白質在試管中可以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病毒感染人體免疫細胞。據稱,這種保護作用可以持續長達4個星期。這個發現可以解釋接吻之類的口腔接觸和共同用餐不會傳染艾滋病的原因。 另外,現在各國的研究發現……
查看詳情
專家稱類艾滋病專襲黃種人
初看上去,阮金(Kim Nguyen)再普通不過。 這位生活在美國田納西州的女人,喜歡穿一件淺黃色襯衫,并搭配暗紫色半框眼鏡和亮閃閃的耳釘。只不過,這位越南裔裁縫極為瘦弱,一枚金戒指戴在她那像枯樹枝一樣的左手無名指上,晃得幾乎能發出聲音來。 但最近,一篇刊登在國際醫學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的文章,讓這個普通的中年婦女為世人所知。 從2009年開始,阮金持續發燒,全身骨骼感染,并伴有其他奇怪的病癥。當她向美……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