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一個人洗衣做飯,一個人玩耍嬉戲……父母因艾滋病過世后,柳州市牛車坪村6歲的阿龍獨自一人生活。父親去世后,阿龍攜帶艾滋病病毒的消息就在村里傳開了,阿龍也被擋在校門之外。“如今在艾滋病救助的工作中,所有的工作阻力,都是來自歧視。”柳州市疾控中心艾滋病科醫生翁毓秋說。(29日《中國青年報》)
艾滋病是一種殘忍的疾病,通過藥物治療,這種疾病能得到一定的緩解,使艾滋病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但是對于那些無處不在的歧視觀念,卻制造了一層層心理障壁,夾裹著冷眼、躲避、誠惶誠恐,將艾滋病人妖魔化,像沉重而躲閃不及的鐵鞭,帶來沉重的心理病痛和精神折磨。這種“精神轟炸”比艾滋本身的殺傷力還要大。
消除艾滋歧視,人們已經在積極行動。比如中央領導曾多次在“世界艾滋病日”和春節探望艾滋病人。還有一些普通的公民行動,比如寧夏青少年積極原創艾滋病反歧視短信,三水勞教所HIV專管大隊的干警承受著常人難以承受的壓力,頂著隨時可能發生的職業暴露風險,與艾滋病感染者打交道等,令人感動。
可在整個人群中,這種做法還略顯稀缺,特別是一旦發現艾滋病人的時候,盡管有些人平時談得頭頭是道,但依然容易跌入過分自私的怪圈,淡忘了起碼的“皮膚接觸不傳染艾滋”的常識,而將艾滋病人打入另冊。為了打破這種頑劣慣性,需要積極倡導公民精神。
也就是說,對待社會發展過程中的觀念滯后、不良現象,普通公民僅僅滿足于口頭談論和坐而論道是不行的,也是不夠的,更應站在公共利益、社會利益及社會發展高度去認識,用自我力量努力推動觀念進步,用個體行動為社會的點滴改變推波助瀾,用超前的觀念之燈為迷路中的人們送去溫暖的光亮。這時,我們可能會犧牲一些時間和利益,受到一些非議,甚至會被排斥,但這有什么呢?只要我們的行動改善了被歧視者的不良境遇,還有什么比這更讓人欣慰的呢?
公民精神日益成為了社會主流精神,諸多公共事件中都閃爍著公民精神。羅彩霞事件、張悟本事件等,都引起了網民和社會的強烈關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決。可以說,社會的進步發展,清晰地見證了公民參與的堅韌推動力,也見證了中國公民精神的不斷成長。
我們也應該將這種公民精神傾注到反艾滋歧視中,將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不斷推向新高度。
(責任編輯:劉曉 )
文章關鍵詞:
一個月前,廣西的媒體曾經報道了艾滋病孤兒“阿龍”自立成長的故事,這個只有六歲的孩子牽動著全國網友的心。如今,除了生存問題之外,一個新的難……詳細>>
近日,“絕對距離”當代藝術展啟動儀式在北京草場地國際藝術村舉行,三百多名嘉賓參與了慶祝儀式。“絕對距離”旨在探尋人與艾滋病的關系:包括……詳細>>
2016年12月1日是第29個世界艾滋病日。截至2016年10月31日,廣東全省累計報告現住址在廣東省的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詳細>>
國內專職公益律師第一人郭建梅將成為我國首位艾滋病反歧視宣傳大使。今天,由國際勞工組織、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等舉辦的“關注艾滋病感染者就業保……詳細>>
8月2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與中國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MTV音樂電視網共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