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以當前中國人對“財產”的理解,主要就是房產了。近年來,為了爭奪房產,親人間反目成仇的案例實在太多。在“物化眼光”掃視一切的現實背景下,婚姻因房產而變得敏感和復雜。上述規定,其實在近年來一些法院的判例中,或多或少已有所體現。一些媒體刊發的法律咨詢類內容中,有些律師或法律專家,已經在按照這樣的思路,在為讀者答疑解惑了。
以房產在目前百姓生活中的重要程度而言,“婚前一方購房并獨自償貸,離婚時另一方不能分割”的規定,顯然是可以理解的。從一般常理來說,婚姻的維系主要靠感情,但是我們更要看到,一方面感情不是一個人的事,另一方面感情也不是恒久不變的,這就需要一定的婚姻責任來補充維系,而婚姻責任一靠道德約束,二靠法律制約。《解釋三》就婚姻所涉房產的上述規定,打破了一些人想借婚姻來改變無房命運的想法,也為真正因情投意合而結合的人,提供了正名的機會。比如,許多子女干涉父母再婚,怕的就是房產被別人分割。而有了這樣的規定,還有什么可怕的呢?
而同樣不容忽視的,是這樣的規定也有令人擔憂之處。其中最讓人難堪的,恐怕還是有房者容易自恃“我有房子我怕誰”,而輕視應有的婚姻責任。比如,有房一方對另一方做不到感情忠誠,卻逼著對方提出離婚,如果無房一方成了無辜受害者,婚姻破裂時就要遭遇“凈身出戶”,這顯然也是不公平的。另外,無房者揮之難去的“寄人籬下”心態,也使夫妻雙方難以形成真正的精神對等。這樣的尷尬,對婚姻健康也是不利的。
“雖然財產不是平衡家庭的根本所在,但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專家的話確實非常中肯。修訂婚姻法,為婚姻所涉房產確權,當然必要,但是法律約束婚姻責任的職能也不能淡化。因此,婚姻法的修訂,就有必要在其他維系婚姻的介質上作出補充規定。
(責任編輯:劉曉 )
文章關鍵詞:
我國離婚率連續7年遞增,今年一季度較同比猛增17.1%,專家稱婚外情成婚姻最大“殺手”。詳細>>
很多女人說,房子是愛情和婚姻的保證,有了房子才算有了家,沒有房子的話心里始終是漂泊不安缺乏安全感。她們說,女人結婚不就是為了一個家么?似……詳細>>
在愛情中剩下來的大齡女青年們,擇偶觀念到底如何?是真的要求太苛刻,還是并未對婚姻做好足夠的準備?調查發現一個尖銳的觀點:我剩,是因為我有……詳細>>
我大學畢業那年認識的我老公,當時也是因為對未來很迷茫吧,剛巧遇上他,他對我也算很好吧,反正是能天天陪著我,我就跟他好了。我父母是做生意……詳細>>
為孩子而忍耐,是中國人婚姻的特色。我們只有一個孩子,我們輸不起?難道真的輸不起嗎?離婚后居高的復婚率,孩子怕也占了很大因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