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盂腎炎病因 細菌感染是主因
慢性腎盂腎炎由細菌感染腎臟引起,部分病人有易感因素存在,如尿路梗阻、畸形、腎下垂及膀胱-輸尿管反流等。急性腎盂腎炎會轉為慢性腎盂腎炎,常見于女性,但有的病人在兒童時期有過急性尿路感染,經過治療,癥狀消失,但仍有“無癥狀菌尿”,到成人時逐漸發展為慢性腎盂腎炎。另外,即使治愈還可能因尿道器械檢查后而發生再次感染;還有人認為該病與自身免疫有關。
致病菌與急性腎盂腎炎相似,可由急性轉為慢性。尿路梗阻、畸形及機體免疫功能低下等易感因素持續存在,抗菌治療未能徹底控制急性腎盂腎炎期形成的腎盂黏膜下的炎癥或小膿瘍,可留下小瘢痕,引起腎內梗阻,致使疾病反復發作及慢性遷延。
慢性腎盂腎炎常見于女性;嬰幼兒腎臟發育不完全,當發生尿路感染時易導致此病;有些成人患者為幼年時代的腎盂腎炎逐漸演變而來。
有些急性腎盂腎炎治愈后,因經尿道器械檢查后而又激發感染。尿流不暢(如后尿道瓣膜、膀胱憩室、尿路結石和神經原性膀胱等),膀胱輸尿管反流也是引起反復尿路感染、腎瘢痕形成、腎功能損害的主要原因。革蘭陰性菌的尿路感染,可引起全身和局部反應,在反復感染的病人中抗體增加,這些抗體大多數為IgG和IgA,IgG抗體可能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并能固定補體,從而造成腎臟損害。
還有人認為慢性腎盂腎炎的發病可能有自身免疫參與。有部分病人在急性腎盂腎炎期尿培養發現致病菌,而在以后的慢性進程中,尿培養卻再沒有致病菌出現,而疾病仍逐漸進入慢性腎盂腎炎。推測腎感染后,機體產生了抗大腸埃希桿菌的抗體,而腎組織與這些細菌有共同抗原性。致病菌消失后,這種抗體繼續與腎組織抗原發生免疫反應,從而引起腎損害。現已發現有一種腎小管抗原(Tamm-Horsfall蛋白,稱THP),與大腸埃希桿菌有共同的抗原性,抗大腸埃希桿菌的抗體可同時抗腎小管上皮細胞的THP,這可能與腎間質的慢性炎癥發生有關。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彤輝羅布麻茶的成分和功效是什么?
2024-10-24冬天手腳冰冷,吃萸蓯強腎膠囊能改善嗎
2024-10-24腎寶片的效果和作用如何
2024-10-24腎石通沖劑自行加量服用有無問題
2024-10-24服用腎寶片多久能見效
2024-10-24自行網上買藥嘗試效果可行嗎
2024-10-24重度腎積水患者牙疼能否吃甲硝唑?
2024-10-24想購買腎寶片,何處能買到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