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慢性腎衰竭的危險因素
近些年來,慢性腎衰竭在人群中的發病率不斷的攀升。許多患者由于起病隱匿,或忽視了基礎疾病的治療,至腎衰晚期才來就診,此時雙腎功能已基本喪失,藥物治療效果往往不佳,需行透析或腎移植等替代治療,不僅醫療費用昂貴,而且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給患者帶來沉重的經濟與精神負擔。因此,早發現,早治療及予以足夠的重視對廣大慢性腎衰竭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引起慢性腎衰竭的因素有哪些呢?慢性腎衰竭患者吃什么好呢?
慢性腎衰如何致人貧血
習阿婆患貧血10余年,服了許多補血的中西藥及滋補品都不見效。醫生讓她抽血檢查腎功能,發現她患有慢性腎功能衰竭。原來,她的貧血癥狀是慢性腎功能衰竭引起的。
慢性腎功能衰竭為什么會引起貧血?
原因有四:一是腎臟萎縮,分泌紅細胞生成素減少,骨髓造血功能差。二是慢性腎衰患者多有厭食、嘔吐等癥狀,從食物中攝取鐵、葉酸及蛋白質減少,使造血原料供應不足。三是尿毒癥期,體內的毒素抑制了骨髓的造血功能。四是慢性腎衰可導致凝血障礙,引起皮下、鼻、消化道出血及月經過多,加上血液透析與頻繁抽血化驗,更加重了貧血癥狀。慢性腎功能衰竭引起的貧血又稱為腎性貧血,在老年人中較為多見。貧血患者如經過膳食調理,根除了失血原因并進行正規的補鐵治療一個月后,癥狀仍無顯著改善時,應想到是否為腎性貧血。如患者同時伴有面色灰暗、萎黃、眼瞼浮腫及食欲不振、惡心、全身瘙癢、手腳發涼、畏寒、高血壓等癥狀,更應懷疑腎性貧血,此時應盡快到醫院化驗,檢查腎功能,以便及早確診,及早治療。
引起慢性腎衰竭的因素有哪些呢?
不可變因素:家族史、種族、年齡、男性、腎臟體積縮小、先天性腎病、腎囊性疾病、腎小球硬化、停經等。
可變因素:糖尿病、高血壓、蛋白尿、自身免疫疾病、動脈粥樣硬化、感染、攝入腎毒性藥物、尿毒癥毒素、高凝狀態、高脂血癥、腎小管間質病、貧血、吸煙、肥胖、腎后梗阻、營養不良等。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彤輝羅布麻茶的成分和功效是什么?
2024-10-24冬天手腳冰冷,吃萸蓯強腎膠囊能改善嗎
2024-10-24腎寶片的效果和作用如何
2024-10-24腎石通沖劑自行加量服用有無問題
2024-10-24服用腎寶片多久能見效
2024-10-24自行網上買藥嘗試效果可行嗎
2024-10-24重度腎積水患者牙疼能否吃甲硝唑?
2024-10-24想購買腎寶片,何處能買到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