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的診斷方法
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導尿管后,或者拔除導尿管48小時內發生的泌尿系統感染。臨床診斷:患者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癥狀,或者有下腹觸痛、腎區叩痛,伴有或不伴有發熱,并且尿檢白細胞男性≥5個/高倍視野,女性≥10個/高倍視野,插導尿管者應當結合尿培養。
病原學診斷:在臨床診斷的基礎上,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一)清潔中段尿或者導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導尿)培養革蘭陽性球菌菌落數≥10cfu/ml,革蘭陰性桿菌菌落數≥10cfu/ml。
(二)恥骨聯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養的細菌菌落數≥10cfu/ml。
(三)新鮮尿液標本經離心應用相差顯微鏡檢查,在每30個視野中有半數視野見到細菌。
(四)經手術、病理學或者影像學檢查,有尿路感染證據的。
患者雖然沒有癥狀,但在1周內有內鏡檢查或導尿管置入,尿液培養革蘭陽性球菌菌落數≥10cfu/ml,革蘭陰性桿菌菌落數≥10cfu/ml,應當診斷為無癥狀性菌尿癥。
感染預防要點
1、置管前
(1)嚴格掌握留置導尿管的適應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導尿。
(2)仔細檢查無菌導尿包,如導尿包過期、外包裝破損、潮濕,不應當使用。
(3)根據患者年齡、性別、尿道等情況選擇合適大小、材質等的導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損傷和尿路感染。
(4)對留置導尿管的患者,應當采用密閉式引流裝置。
(5)告知患者留置導尿管的目的,配合要點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項。
2、置管時
(1)醫務人員要嚴格按照《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認真洗手后,戴無菌手套實施導尿術。
(2)嚴格遵循無菌操作技術原則留置導尿管,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尿道粘膜。
(3)正確鋪無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無菌屏障。
(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適的消毒劑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圍皮膚粘膜,棉球不能重復使用。男性:先洗凈包皮及冠狀溝,然后自尿道口、龜頭向外旋轉擦拭消毒。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內向外的原則清洗外陰,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兩側大小陰唇,最后會陰、肛門。
(5)導尿管插入深度適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無菌水,輕拉尿管以確認尿管固定穩妥,不會脫出。
(6)置管過程中,指導患者放松,協調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應當重新更換尿管。
3、置管后
(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彎曲,保證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觸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裝置密閉、通暢和完整,活動或搬運時夾閉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3)應當使用個人專用的收集容器及時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時,要遵循無菌操作原則,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觸碰到收集容器。
(4)留取小量尿標本進行微生物病原學檢測時,應當消毒導尿管后,使用無菌注射器抽取標本送檢。留取大量尿標本時(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細菌和真菌學檢查),可以從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開導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
(5)不應當常規使用含消毒劑或抗菌藥物的溶液進行膀胱沖洗或灌注以預防尿路感染。
(6)應當保持尿道口清潔,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潔后還應當進行消毒。留置導尿管期間,應當每日清潔或沖洗尿道口。
(7)患者沐浴或擦身時應當注意對導管的保護,不應當把導管浸入水中。
(8)長期留置導尿管患者,不宜頻繁更換導尿管。若導尿管阻塞或不慎脫出時,以及留置導尿裝置的無菌性和密閉性被破壞時,應當立即更換導尿管。
(9)患者出現尿路感染時,應當及時更換導尿管,并留取尿液進行微生物病原學檢測。
(10)每天評估留置導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時盡早拔除導尿管,盡可能縮短留置導尿管時間。
(11)對長期留置導尿管的患者,拔除導尿管時,應當訓練膀胱功能。
(12)醫護人員在維護導尿管時,要嚴格執行手衛生。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彤輝羅布麻茶的成分和功效是什么?
2024-10-24冬天手腳冰冷,吃萸蓯強腎膠囊能改善嗎
2024-10-24腎寶片的效果和作用如何
2024-10-24腎石通沖劑自行加量服用有無問題
2024-10-24服用腎寶片多久能見效
2024-10-24自行網上買藥嘗試效果可行嗎
2024-10-24重度腎積水患者牙疼能否吃甲硝唑?
2024-10-24想購買腎寶片,何處能買到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扛哐獕耗I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