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尿酸堿度
尿酸堿度即尿PH值,是做尿常規檢查時尿液的酸堿度的值。正常尿為弱酸性,也可為中性或弱堿性,尿的酸堿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飲食種類、服用的藥物及疾病類型。平常飲食條件下,尿pH值為4.6~8.0,平均為6.0,即正常尿液呈現弱酸性。腎炎、腎結核常見酸性尿,I型腎小管堿中毒可見堿性尿。
尿酸堿度(pH)為尿常規主要檢查指標之一。尿液酸堿度可反映腎臟調節體液酸堿平衡的能力。正常參考范圍為5.0-8.0。
人體可通過尿液排出大量酸性和堿性物質,以維持體內的酸堿平衡。正常人24小時混合尿呈弱酸性,pH為5.5。有時可呈中性或弱堿性,波動范圍在5.4-8.4之間。與飲食關系密切,當進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葷菜后尿液多呈酸性;多吃水果蔬菜,尿液多呈堿性。飯后受胃酸分泌的影響,尿多呈酸性。尿液酸堿度高低都不好都會有相應的疾病發生的。正常飲食條件下,晨尿多呈弱酸性,酸堿度為5.5-6.5;隨機尿酸堿度為4.6-8.0,如果出現相應的高低,腎臟調節體液酸堿就會失衡也會出現相應的疾病。
尿酸堿度變化主要取決于人的飲食習慣和食物的成分。如果常食葷素雜食,食物中的蛋白質分解后可產生硫酸或磷酸等酸性物質,經由腎臟排出后可使得尿液呈酸性。尿路結石時,以尿酸鹽和胱氨酸所形成結石多見于酸性尿中。酸中毒及服用氯化氨等酸性藥物時,尿液多呈酸性。如果以素食為主者,植物中的有機酸在體內氧化后產生的酸性物質就較少,所以尿中排出的酸性物質就少,堿基增加而使尿液呈堿性。而以草酸鹽、磷酸鹽、碳酸鹽所形成的結石多出現于堿性尿中。膀胱炎、堿中毒、腎小管性酸中毒、泌尿道感染時尿液也多呈堿性。而放置時間過久的尿、濃血尿等均呈堿性。
尿酸堿度測定單獨應用時往往無明顯臨床意義,一般與其他項目結合以判斷病人病情變化和用于監測。
異常征兆
當機體代謝紊亂時,尿液的pH可發生明顯的改變:
pH增高
見于代謝性堿中毒或腎小管酸中毒或高鉀性酸中毒的反常性堿性尿;
pH降低
見于代謝性酸中毒或低鉀性堿中毒的反常性酸性尿。
因此,尿酸堿度可用于臨床的輔助診斷。
(責任編輯:尹浩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彤輝羅布麻茶的成分和功效是什么?
2024-10-24冬天手腳冰冷,吃萸蓯強腎膠囊能改善嗎
2024-10-24腎寶片的效果和作用如何
2024-10-24腎石通沖劑自行加量服用有無問題
2024-10-24服用腎寶片多久能見效
2024-10-24自行網上買藥嘗試效果可行嗎
2024-10-24重度腎積水患者牙疼能否吃甲硝唑?
2024-10-24想購買腎寶片,何處能買到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