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分期:如何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這給很多患者的健康造成了困擾,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健康被疾病侵襲,這就需要我們多了解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常識,及時的診斷是十分必要的,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才是避免患者病情惡化。
病程超過5年 查查腎功能
如今,糖尿病腎病與糖尿病心臟病、腦血管病已成為糖尿病死亡的三大主因。由于糖尿病腎病起病緩和,初期時糖友不會有異常感覺,等到癥狀明顯的時候對腎臟已經造成了傷害。所有病程超過5年以上的糖友,應經常查腎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并注意測量血壓,做眼底檢查。檢測是否為糖尿病腎病,應做尿微量白蛋白測定,它可發現早期的糖尿病腎病。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要引起注意。從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多起,糖友已進入無臨床表現腎損害期,不過,此時腎臟病變仍很輕,若積極治療可明顯延緩腎損害進展。
腎功能不全 及早胰島素治療
一旦確診為早期腎病,不僅要控制好血糖和血壓,還要調整營養和使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延緩腎病的發展。在選用降糖藥物時要避免服用對腎臟有損害的藥物,一般建議服用磺酰脲類藥物,降糖效果比較好。有抗凝改善微循環作用,如達美康緩釋片大部分在肝臟代謝,對腎臟影響較小。其它磺酰脲類藥物根據病情也可適當選擇。已有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應盡早使用胰島素。
此外,糖尿病腎病患者還可在中醫的指導下,用溫陽活血的中藥洗液灌腸,減慢腎病的發展。
目前,糖尿病腎病的診斷主要是從三方面進行診斷的。
糖尿病腎病的診斷首先從糖尿病腎病的病史以及癥狀方面來診斷:
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和腎臟損害的臨床表現與腎小球硬化的程度呈正相關。
出現微量蛋白尿時,糖尿病病史多已5~6年,臨床診斷為早期糖尿病腎病,無任何臨床表現;
約80%的患者在10年內發展為臨床糖尿病腎病,即尿蛋白定量大于0.5g/24h,通常無明顯血尿,臨床表現為水腫、高血壓;一旦出現持續性蛋白尿,伴有食欲減退、惡心和嘔吐、貧血,提示已出現慢性腎功能不全。
糖尿病腎病的診斷還可以從糖尿病腎病的體檢方面來診斷:
不同程度高血壓、浮腫,嚴重時可出現腹水、胸水和多合并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等這些都是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癥狀。
最后糖尿病腎病的診斷還可以從檢查方面來診斷:
1、尿白蛋白排泄率(UAE)20~200μg/min,是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指標;當UAE持續大于200μg/min或常規檢查尿蛋白陽性 (尿蛋白定量大于0.5g/24h),即診斷為糖尿病腎病。尿沉渣一般改變不明顯,較多白細胞時提示尿路感染;有大量紅細胞,提示可能有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尿。
2、眼底檢查,必要時作熒光眼底造影,可見微動脈瘤等糖尿病眼底病變。
3、核素腎動態腎小球濾過率(GFR)增加和B超測量腎體積增大,符合早期糖尿病腎病。在尿毒癥時GFR明顯下降,但腎臟體積往往無明顯縮小。
4、尿糖定性是篩選糖尿病的一種簡易方法,但在糖尿病腎病可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故測定血糖是診斷的主要依據。
5、糖尿病腎病晚期,內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和血尿素氮、肌酐增高。
臨床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依據
①有糖尿病病史;
②除外其他原因的間歇性或持續性臨床蛋白尿(尿蛋白陽性),此為臨床DN診斷的關鍵;
③可伴有腎功能不全;
④伴發視網膜病變,此為一有力佐證;
⑤腎活檢證實,一般只有當診斷確有疑問時方宜進行。
為此,腎內科專家呼吁:一旦發現糖尿病,請立即把握治療時機開始使用具有保護心、腎作用的藥物,同時控制血糖和血壓、選擇低蛋白飲食、服用降脂藥物,避免嚴重并發癥的發生;應定期檢查尿中白蛋白數量,以便及時發現,及早治療。糖尿病患者出現生命危險的關鍵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及時對糖尿病腎病進行護理與調養,希望患者朋友們能夠提高對各種糖尿病并發癥提高認識,有效地保障自己的身體健康。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腎病嚴重,中成藥補腎能否一起使用?
2024-10-24服用腎寶片期間抽煙是否有影響?
2024-10-24購買補腎類藥品價格越高效果越好嗎?
2024-10-24七葉皂苷鈉片有無副作用,腎炎患者能否
2024-10-24服用腎寶片期間能否喝毛冬青泡的水
2024-10-24請問哪里能買到匯仁腎寶口服液?
2024-10-24血小板凝集率增高應如何應對
2024-10-24慢性腎炎患者服用黃芪顆粒效果如何?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