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癌轉移會出現哪些癥狀 腎癌轉移后的處理原則
腎癌的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發生癌癥骨轉移的情況,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視。在病情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出現轉移現象,這給患者治療此病又增加了不少難度,因此對于轉移所出現的癥狀要明白。腎癌肺轉移腎癌可通過直接浸潤、淋巴途徑和血運三種途徑轉移。腎癌發生轉移給患者造成的傷害是可想而之的,那么,腎癌發生肺轉移會出現哪些癥狀呢?
1、血尿
血尿常為無痛性間歇發作肉眼可見全程血尿,間歇期隨病變發展而縮短。腎癌出血多時可能伴腎絞痛,常因血塊通過輸尿管引起。腎癌血尿的血塊可能因通過輸尿管形成條狀,血尿是最常見的腎癌肺轉移癥狀。血尿的程度與腎癌體積大小無關,腎癌有時可表現為持久的鏡下血尿。
2、廣泛的血運轉移
血運轉移是腎癌重要的轉移途徑,癌細胞侵犯靜脈,在靜脈內形成癌栓,可進一步伸入下腔靜脈到達右心房,并向肺、骨轉移,和其他臟器,引起廣泛的血運轉移,亦可侵犯椎體或轉移到精索靜脈和卵巢靜脈等。
3、腫塊
腫塊亦為常見的腎癌肺轉移癥狀,大約1/3~1/4腎癌患者就診時可發現腫大的腎臟。腎臟位置較隱蔽,腎癌在達到相當大體積以前腫塊很難發現。一般腹部摸到腫塊已是晚期癥狀。
4、淋巴途徑轉移
淋巳轉移據統計 15%-30% 的腎癌可經淋巴途徑轉移,左側轉移到腎蒂、主動脈前和左外側淋巴結,右側累及腎門附近,下腔靜脈前淋巴結、主動脈和下腔靜脈間淋巴結。部分癌栓可轉移至主動脈前及下腔靜脈后淋巴結,并可向上蔓延到達頸淋巴結,亦可直接通過淋巴結轉移到肺。
5、腰痛
腰痛為一種不易引起我們重視的腎癌肺轉移癥狀,多數為鈍痛,局限在腰部,疼痛常因腫塊增長充脹腎包膜引起,血塊通過輸尿管亦可引起腰痛已如前述。腫瘤侵犯周圍臟器和腰肌時疼痛較重且為持續性。
6、突破腫瘤包膜向四周擴散
直接浸潤腎癌逐漸長大,突破腫瘤包膜向四周擴散,向內浸入腎孟,向外突破腎包膜浸及腎周圍脂肪和筋膜,蔓延至鄰近組織如結腸、腎上腺、肝脾及橫脯等。
腎癌轉移后的五個處理原則
對于腎癌原發性病灶,只要患者能夠耐受手術,一般建議首選手術治療,切除后再進行放療、化療或中醫藥治療進行輔助,如果患者身體素質較差,無法耐受手術,可采用聯合放化療結合中醫藥治療的方法。當腎癌發生轉移時,應遵循以下的處理原則:
1、當腎癌發生腦轉移時,治療應采用以內科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同時應對特殊患者加用藥物,緩解癥狀,如對伴有腦水腫癥狀的患者應加用皮質激素;腦轉移伴有其他部位轉移的患者,加用激素和腦部放療。
2、晚期腎癌轉移的治療腎癌:如果出現轉移病癥,基本上失去了手術的意義。因此,積極的采取dc-cik腫瘤生物細胞治療聯合放化療是最理想的方案。dc-cik腫瘤生物細胞治療是從人體外周血中提取單個核細胞,提取單個核細胞,結合各種細胞因子,進行免疫細胞的“ 培養、誘導、激活 ”,使其抗腫瘤的活性大大提高后,再回輸到患者體內后實現殺滅腫瘤細胞、激發機體自身的免疫保護機制、增強免疫系統能力的作用,從而達到治療腫瘤或預防腫瘤術后復發的方法。
3、臨床上,腎癌擴散與轉移的治療主張進行全身性的綜合治療。對于腎癌原發病灶,若患者能耐受手術,可先行姑息性切除,然后輔以放化療及人參皂苷Rh2(如海南亞洲制藥出品的今幸膠囊,含量高達16.2%)治療,而轉移到肝上的病灶,可與腎癌原發灶同期切除。對于身體機能較弱,無法耐受手術的腎癌轉移患者,臨床多采用聯合放化療+中醫藥治療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人參皂苷Rh2在腎癌轉移的治療中的作用。身體任何一個部位有病,都不單單是局部問題,它和人整體免疫狀況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
4、腎癌骨轉移最有效的治療是手術切除轉移灶,大部分骨轉移患者多伴有內臟轉移,預后差,手術后還應采用以內科為主的全身性綜合治療。
5、腎癌肺轉移可根據病理結果行放療或化療,假如肺多發腫瘤位置易進行手術,則可選擇手術治療。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腎病嚴重,中成藥補腎能否一起使用?
2024-10-24服用腎寶片期間抽煙是否有影響?
2024-10-24購買補腎類藥品價格越高效果越好嗎?
2024-10-24七葉皂苷鈉片有無副作用,腎炎患者能否
2024-10-24服用腎寶片期間能否喝毛冬青泡的水
2024-10-24請問哪里能買到匯仁腎寶口服液?
2024-10-24血小板凝集率增高應如何應對
2024-10-24慢性腎炎患者服用黃芪顆粒效果如何?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