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憋尿小心急性腎盂腎炎 五大食療秘方解決腎炎
王小姐在一家單位做文案工作,近一個月,因為一個項目催得緊,她忙得不可開交,經常想不起喝水,每天只喝一兩杯水。有時有了尿意,也經常憋尿。近一周又連續熬了幾天夜。這幾天她總感覺左腰部隱隱作痛,于是來醫院看病。
專家仔細詢問并進行叩診(敲擊腰部)后,初步診斷為急性腎盂腎炎,建議王小姐化驗尿液,進一步確診。
專家解釋,長期憋尿不僅容易引起膀胱損傷,而且尿液長時間滯留在膀胱還極易造成細菌繁殖,一旦返流回輸尿管和腎臟,其中的有毒物質就會造成腎臟感染,從而引發尿路感染、急性腎盂腎炎等。皮婧靜介紹,急性腎盂腎炎只是局部炎癥,表現為腰痛、發燒、尿頻等癥狀,比較容易治愈,但如果不及時治療,急性就會轉為慢性,造成腎臟功能損傷。醫生建議年輕上班族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保護好自己的腎臟。
急性腎炎如何通過飲食治療
(1)限制蛋白質:
當病情好轉,尿量增多時,每天尿量>;1000毫升,可開始逐漸增加蛋白質量,但每日不得超過0。8克/公斤體重,低蛋白飲食,每日蛋白質應在30克~40克,每公斤體重0。5克以下。待病情穩定2個月~3個月后,才可逐步恢復正常量。
(2)低鹽低鈉飲食:
有浮腫和高血壓的病人應采用低鹽,無鹽或低鈉膳食。低鹽膳食一般每日用食鹽小于3克或醬油10毫升~15毫升,凡含鹽多的食品均應避免食用,如咸菜、泡菜、咸蛋、松花蛋,腌肉、海味、咸面色、掛面等均應避免。無鹽飲食是烹調時不加食鹽和醬油。除上述含鹽較多的食品應避免食用外,可用糖、醋、芝麻醬、蕃茄醬來調味。低鈉膳食是除烹調時不加食鹽和醬油以下,凡含鈉高的食品及蔬菜也應限制,如用發酵粉或堿制作的饅頭、糕點、餅干、掛面等,蔬菜中凡含鈉100毫克/100克以上者均應填用,全日膳食中含鈉最好不超過500毫克。
(3)限制高鉀食物:
當出現少尿、無尿或血鉀升高時,應限制含鉀豐富的蔬菜及水果、如黃豆芽、韭菜、青蒜、芹菜、菜花、香椿、菠菜、冬筍、春筍、百合、干紅棗、鮮蘑菇、紫菜、榨菜、川冬菜、玉蘭片、冬菇、杏、藕、高粱、玉米、扁豆、蕃茄、絲瓜、苦瓜等。
(4)限制入液量:
應根據每天的尿量多少來控制入液量。一般的補充方法是除補充前一日排出尿量以外,再多攝入液體500毫升~1000毫升。如果尿量少或伴有浮腫者,每日攝入的液體量應不超過1000毫升。
(5)供給適量熱能和脂肪:
急性腎小球腎炎的病人應臥床休息,但熱能不要過高,脂肪的含量不宜多,成人每日約105千焦耳~126千焦耳(25千卡~30千卡)/公斤體重。能量的主要來源為淀粉和脂肪約占總能量的90%以上。應多食用含多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油脂類,也就是說以植物油為主。
(6)供給充足的維生素:
由于限制含鉀較多的食物,攝入的蔬菜和水果就要減少,維生素的攝入明顯減少,容易造成維生素缺乏癥,應補充各種維生素制劑,尤其維生素C對抗過敏反應有利,每日不應少于300毫克。
五大食療秘方解決腎炎
1、鯉魚赤豆飲
大鯉魚1尾,赤小豆60克,煮食飲汁,一頓服盡。注意不宜加鹽。本方適用于急、慢性腎炎水腫明顯且小便赤澀的患者。
2、胡椒雞蛋
白胡椒7粒,鮮雞蛋1個。先將雞蛋鉆1小孔,然后把白胡椒裝入雞蛋內,用面粉封孔,外以濕紙包裹,放入蒸籠內蒸熟,服時剝去蛋殼,將雞蛋胡椒一起吃下。成人每日2個,小兒每日1個。10天為1療程,休息3天后,再服第二程。適用于慢性腎炎脾腎兩虛、精血虧虛型。
3、二蛟湯
赤小豆120克,商陸9克,為1日量,加水,煮湯飲之,連服3-5日。適用于急性腎炎風熱郁肺、濕毒蘊結型。
4、蕺菜車前草湯
魚腥草60克,車前草60克,加水煎湯服。適用于腎炎水腫明顯兼舌苔黃膩者。
5、赤豆桑白皮湯
赤小豆60克,桑白皮15克,加水煎煮,去桑白皮,飲湯食豆。對慢性腎炎體表略有浮腫,尿檢又常有少許膿細胞者,用作輔助治療,甚為適宜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腎病嚴重,中成藥補腎能否一起使用?
2024-10-24服用腎寶片期間抽煙是否有影響?
2024-10-24購買補腎類藥品價格越高效果越好嗎?
2024-10-24七葉皂苷鈉片有無副作用,腎炎患者能否
2024-10-24服用腎寶片期間能否喝毛冬青泡的水
2024-10-24請問哪里能買到匯仁腎寶口服液?
2024-10-24血小板凝集率增高應如何應對
2024-10-24慢性腎炎患者服用黃芪顆粒效果如何?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