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藥過量可能導致腎癌 中醫如何調養腎癌?
止痛藥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也是人們必不可少的常見藥,幾乎每家藥店都有,一般來說安全性也很高,但是濫用結果卻極可能會引發腎臟癌!!
相關研究報告發表于最近的英國癌癥期刊上令人重新憶起去年引起廣大注意的止痛藥喝酒中毒事件。但最近也有許多研究指出長期服用止痛藥Aspirin可以防止血栓性的心血管病變,也能預防大腸癌,但是該劑量是比較低的劑量,與引起癌癥疑慮的劑量不同。大約每周吃下20g的止痛藥才會發生致癌的疑慮,大約會增加腎臟癌兩倍機會,因此一般人所正常服用的劑量或是用來防心臟病的劑量都很安全,不必過份擔心。各種濫用的止痛藥可能致癌的強度上,以最強,然后是Aspirin,最不會致癌的是NSAID系止痛藥(如Ibuprofen)。
專家再一次呼吁,服用任何藥物都有潛在危險性,服用一定要依說明書上使用,并請教醫師藥師,不可擅自改變劑量,同時要注意說明書或卷標上的警語,注意飯前飯后或與其它食物或藥物共服之禁忌,以免發生危險。
還有什么原因會導致腎癌?
(一)吸煙:
大量的前瞻性觀察發現吸煙與腎癌發病正相關。吸煙者發生腎癌的相對危險因素(RR)=2,且吸煙30年以上、吸無過濾嘴香煙的人患腎癌的危險性上升。
(二)肥胖和高血壓: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的一項前瞻性研究表明,高體重指數(BMI)和高血壓是與男性腎癌危險性升高相關的兩個獨立因素。
(三)職業:
有報道接觸金屬鋪的工人、報業印刷工人、焦炭工人、干洗業和石油化工產品工作者腎癌發病和死亡危險性增加。
(四)放射:
有統計使用過一種弱的α顆粒輻射源導致的124例腫瘤中有26例局限在腎,但是未見放射工作者和原子彈爆炸受害者的放射暴露與腎癌的相關報道。
(五)遺傳:
有一些家族內腎癌,在進行染色體檢查時發現。腎癌高發生率的人中第三對染色體上有缺陷。多數家族性腎癌發病年齡比較早,趨于多病灶和雙側性。有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遺傳性斑痞性錯構瘤(VHP)病的患者發生腎癌者多達28%~45% 。
(六)食品和藥物:
調查發現高攝入乳制品、動物蛋白、脂肪,低攝入水果、蔬菜是腎癌的危險因素。咖啡可能增加腎癌的危險性與咖啡用量無關。在動物實驗中,由于女性激素(雌激素)原因而致腎癌已得到證明,但在人體尚無直接的證據。濫用解熱鎮痛藥尤其是含非那西丁的藥物可增加腎孟癌危險性。利尿劑也可能是促進腎癌發生的因素。通過動物實驗得出紅藤草又名“千根”,可能誘發腎癌的結論,韓國食品醫藥安全廳已要求國內企業停止生產紅藤草食品添加劑。
(七)其他疾病:
在進行長期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萎縮的腎臟內發生囊性變(獲得性囊性病)進而又發現腎癌的病例有增多的現象。因此透析超過3年者應每年B超檢查腎臟。有報告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發生腎癌。腎癌患者中14%患有糖尿病,是正常人群患糖尿病的5倍。
中醫怎樣看腎癌患者飲食?
1、強調均衡,注重扶正補虛
中醫認為“內虛”是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因虛而致癌,因癌而致虛,虛中夾實,以虛為本。食療的目的是保證腎癌患者有足夠的營養補充,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促進患者的康復,應以扶正補虛為總原則。
2、熟悉性味歸屬,強調辨證施食
腎癌與其他疾病一樣,患者都有陰陽偏勝、寒熱虛實之不同。食物也有寒熱溫涼、辛甘苦酸咸四氣五味之別。熱證宜寒涼,寒證宜溫熱;五味入口,各有所歸,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苦入心,酸入肝。食療需以辨證施食為原則,要因病而異,因人而異,不能千篇一律。
3、選擇抗癌食品,力求有針對性
藥食同源,部分食品兼具食療抗癌作用,可有針對性地選擇應用。如刀豆味甘、性溫,具有溫中下氣、補腎健脾的功能;薏苡仁含有薏苡仁脂,對癌細胞有明顯抑制作用;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如大蒜、豆制品、綠茶、無花果、杏仁、荸薺、烏梅、百合、銀耳、蚌肉等,也都是抗癌良藥;香蕈、莼菜、桂圓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免疫力和治療作用。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腎病嚴重,中成藥補腎能否一起使用?
2024-10-24服用腎寶片期間抽煙是否有影響?
2024-10-24購買補腎類藥品價格越高效果越好嗎?
2024-10-24七葉皂苷鈉片有無副作用,腎炎患者能否
2024-10-24服用腎寶片期間能否喝毛冬青泡的水
2024-10-24請問哪里能買到匯仁腎寶口服液?
2024-10-24血小板凝集率增高應如何應對
2024-10-24慢性腎炎患者服用黃芪顆粒效果如何?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