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護理腎炎患者有誤區 腎炎應該怎么養?
腎小球腎炎是少年兒童容易患上的一種腎病,以下就是一個因郭同學的爸爸在駐外使館工作,常年不在家。郭宏長這么大,溫柔心細的媽媽可真是費了不少心血。郭宏也挺爭氣,學習上科科成績都拿得出去,又非常聽話懂事,讓鄰居們好生羨慕。
可天公不作美,今年17歲的郭同學,前幾個月因患慢性腎小球腎炎住了院,這可急壞了他的媽媽。好在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后,郭同學的身體情況逐漸好轉。出院后,媽媽格外小心照顧兒子的飲食起居。她聽說腎炎病人不能吃咸的東西,于是單獨給郭同學做不放鹽的飯菜。除此之外,她還特別注意飯菜的營養,聽說腎炎病人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她想既然魚呀肉呀的不能吃,那就應該吃素點兒、清淡些的,可吃些什么呢?她聽鄰居老太太講豆腐是清淡食品,又有營養,于是就每頓飯都變著花樣給郭同學做豆腐吃。
媽媽還牢記醫生說過不能受涼的話,因而每次郭同學外出時,都給他穿得嚴嚴實實的,生怕他著涼。郭同學平時喜歡打籃球,剛出院那陣子,央求過媽媽好幾次,可她連門兒都不讓他出。可就是這“足不出戶”,也并沒有讓郭同學與感冒絕緣。后來媽媽想:人家都說生命在于運動,郭同學的身體已經不太好,應該加強鍛煉才是。自從有了這樣的想法,媽媽不僅對兒子的愛好十分支持,還每天早晨都拉著他一起練長跑,一個小時下來兩人都累得大汗淋漓。
做了這些,郭媽媽還覺得不夠。愛子心切的她,在定時去醫院復診的同時,凡聽到其他病友說哪兒有“神醫”、哪兒有“偏方”,就迫不及待地去求醫問藥,每次都抱回一大堆藥讓兒子吃。錢花了不少不說,每次到醫院復診時情況也并沒有像別人說的那么神,相反有的時候各項指標還有所增高。
故事中的媽媽為兒子的病可真是操碎了心,各種招數都使盡了,舐犢之情令人感動,可最終事與愿違。究竟這位媽媽的哪些做法是錯誤的,請看下面專家的評析。
錯誤一:過度限鹽
對于腎炎病人的飲食,民間的錯誤看法不少,什么“腎炎必須戒鹽”、“有病要增加營養”等等,以訛傳訛,誤人不淺。我們知道鹽是人體內必不可少的成分,長期不吃鹽會導致電解質紊亂,如低鈉血癥等,對身體不利。從醫學上講,嚴重的“缺鹽”還會出現神經系統的損害,甚至引起死亡,尤其是老年病人,因而不能盲目戒鹽。對腎炎病人的吃鹽問題要做具體分析,無論什么樣的腎炎,絕對戒鹽都是錯誤的。當病人有明顯水腫或血壓增高時,應該考慮減少食鹽的攝入,以免加重水鈉潴留。而當病人臨床上并沒有水腫或高血壓時,則對食鹽的攝入不必多加限制。
錯誤二:大量補充植物蛋白
對于腎炎病人蛋白質的攝取,根據病情不同而有所增減。當病人尿中排出的蛋白很多,并有低蛋白血癥時,應相應增加肉類食品的攝入量,如精肉、魚、雞蛋等;但過多的蛋白質攝入會加重腎臟負擔,使病情加重。當病人腎功能已明顯受損時,蛋白質的攝入量就必須受到限制,以免加速腎功能惡化。蛋白質限制的標準須視腎功能受損程度而定,有條件的患者可以由醫師及營養師配合擬訂食譜。
植物蛋白所含的大部分氨基酸可在體內合成,不需外源性補充,這類氨基酸稱之為非必需氨基酸。進入體內的非必需氨基酸增多,可加重腎臟負擔,特別是已有腎功能損害時。故應在可能的范圍內予以減少。
在日常生活中,含植物蛋白較多而又經常食用的有:豆類(包括豆制品),含植物蛋白最多,應列為忌食之列,特別是對于已出現腎功能不全的病人;面(包括面制品),植物蛋白含量也不少,少食為佳;大米,含植物蛋白較少,可選為主食,但不宜多;薯類,以淀粉為主,含熱量高而含蛋白質相對低,適宜腎炎病人食用,如土豆、山藥、芋頭、蓮藕、荸薺、南瓜、粉絲、藕粉等。
錯誤三:過度運動和不動
過度的運動或活動,會增加身體疲勞,加重腎臟的負擔,導致腎炎病情的加重或腎炎的復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不少腎炎病人不注意生活起居,導致活動或勞累后尿蛋白增加,病情加重。因此,腎炎病人的活動應適當限制。
另外,再談談“靜”的問題。總的來講,“靜”對腎炎病人是有益處的,但也需要全面衡量。一味地強調臥床,會使患者逐漸喪失生活的能力及樂趣,甚至導致一些并發癥的出現,如靜脈血栓的形成等。合理的原則應該是:靜是基礎,包括身體的休息和心理上的平衡;動是輔助,應該按腎炎的程度,選擇參加適當的文體及社會活動。如此,病人的身心得到平衡,從而有利于腎炎的治療及病情的恢復。
錯誤四:濫用藥物,濫“求醫”
老百姓有句俗話說,“男怕傷腎、女怕傷肝”,腎臟得了病那可是“要命”的事!不少患者因為求醫心切而常常濫用藥物。要提醒大家的是,腎臟是身體的排泄器官,攝入體內的各種物質(包括藥物)以及它們的代謝產物,多需從腎臟排出體外。有不少藥物具有腎毒性,若不加思考、不加選擇,輕信游醫,道聽途說而亂用藥,很可能使腎炎患者得不到治療,并因為藥物的副作用使病情加重。過去在人們的印象里,中藥是無毒的,但近些年隨著“中藥事件”的不斷出現,專家們提醒大眾——中藥亦不可濫用!如中藥木通,會造成腎臟的損傷,嚴重者會導致腎功能衰竭。
錯誤五:不適當地添加衣服
患有腎炎的病人,機體免疫力下降,防御能力減弱,往往在天氣變化時,失于自我保護,導致感冒或咽喉部炎癥的出現,加重病情。因此,隨著天氣及氣候的轉變,自覺調整衣著是很重要的。天氣涼,衣著過少,易感風寒,固然不利;但過分小心、過于保暖,使身體常常處于微汗的狀況,容易招致上呼吸道感染等。合理的辦法是涼則加衣,熱應酌減。不要怕麻煩,千萬不能有“穿得密密實實的便能防止受涼”的錯誤想法。“三分饑七分寒”這個民間的育兒忠告,對于過分注意自我保護的腎炎患者也許同樣是個值得思考的建議。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供血不足能否服用腎寶類藥物
2024-10-24年輕人能否服用腎寶片?
2024-10-24腎病患者能否吃魚肝油,魚肝油有何作用
2024-10-24左腎內有兩個強光回聲伴慧尾是什么情況
2024-10-24慢性腎炎與性生活存在關聯嗎
2024-10-24慢性腎炎是否具有遺傳性
2024-10-24匯仁腎寶的療程通常是幾盒
2024-10-24腎寶片能否提高性能力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