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炎臨床表現多種多樣 急性腎炎當心并發癥
急性腎小球腎炎也叫急性腎炎,該病可急劇對人的腎臟產生破壞,不及時治療,后果非常嚴重。急性腎炎是一種由于感染后變態反應引起的兩側腎臟彌漫性腎小球損害為主的急性疾病,特點是發病急,在感染后1-3周出現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腫、少尿、高血壓等。
什么是急性腎小球腎炎?
急性腎炎臨床表現不一,多種多樣。大部分急性腎炎患者在發病一個月前可出現先驅感染史,如化膿性扁桃體炎,起病突然,高燒,但也可隱性緩慢起病。多以少尿開始,或逐漸少尿,甚至無尿。可同時伴有肉眼血尿,持續時間不等,但鏡下血尿持續存在,尿常規變化與急性腎小球腎炎基本相同。約半數病人在開始少尿時出現水腫,以面部及下肢為重。水腫一旦出現難以消退。起病時部分病人伴有高血壓,也有在起病以后過程中出現高血壓,一旦血壓增高,呈持續性,不易自行下降。
急性腎小球腎炎并發癥有哪些?
1、循環充血狀態:因水鈉潴留、血容量竭、直至肺水腫。發生率各家報道不一,與病情輕重、治療情況有關。我國50~60年代報道可于住院急性腎炎患兒的24%~27%中見到此類并發癥,近年報告已降至2.4%。多發生于急性腎炎起病后1~2周內。臨床表現為氣急、不能平臥、胸悶、咳嗽、肺底濕羅音、肝大壓痛、奔馬律等左右心衰竭癥狀,系因血容量擴大所致,而與真正心肌泵竭不同。此時心搏出量常增多而并不減少、循環時間正常,動靜脈血氧分壓差未見加大,且洋地黃類強心劑效不佳,而利尿劑的應用常能使其緩解。極少數重癥可發展至真正的心力衰竭,于數小時至1~2日內迅速出現肺水腫而危及生命。
2、高血壓腦病:指血壓(尤其是舒張壓)急劇增高,出現中樞神經癥狀而言。一般兒童較成年人多見。通常認為此癥是在全身高血壓基礎上,腦內阻力小血管痙攣導致腦缺氧腦水腫而致;但也有人認為是血壓急劇升高時,腦血管原具備的自動舒縮調節功能失控、腦血管高度充血、腦水腫而致此外急性腎炎時的水鈉潴留也在發病中起一定作用。多發生于急性腎炎病程早期,起病一般較急,表現為劇烈頭痛、頻繁惡心嘔吐,繼之視力障礙,眼花、復視、暫時性黑蒙,并有嗜睡或煩躁,如不及時治療則發生驚厥、昏迷、少數暫時偏癱失語,嚴重時發生腦疝。神經系多無局限體征,淺反射及腱反射可減弱或消失,踝陣攣有時陽性,也可出現病理反射,嚴重者可有腦疝的癥狀和體征。眼底檢查常見視網膜小動脈痙攣,有時可見視神經乳頭水腫。腦脊液清亮,壓力和蛋白正常或略增。如血壓超過18.7/12.0kPa(140/90mmHg),并伴視力障礙、驚厥及昏迷三項之一項即可診斷。
3、急性腎功能衰竭:急性腎炎患兒相當部分于急性期有程度不一的氮質血癥,但進展為急性腎功能衰竭者僅為極少數。并發癥尚乏有效預防措施,已成為急性腎炎死亡的主要原因。臨床表現為少尿或無尿、血尿素氮、血肌酐增高、高血鉀、代謝性酸中毒。少尿或無尿持續3~5或1周以上,此后尿量增加、癥狀消失、腎功能逐漸恢復。
有效預防腎小球腎炎怎么做?
預防腎炎最好的辦法是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以減少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扁桃體炎等疾病侵襲。有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時,積極做好預防工作,采取隔離措施。一旦發生咽炎,流行性感冒,膿皰瘡性皮膚病等鏈球菌感染時,應立即加以徹底治療,及早應用青霉素。青霉素不能使用者,用紅霉素類抗生素控制感染并觀察病情,對降低腎炎發病率有較大的作用。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提高以及社會群體的老齡化。糖尿病和高血壓病人逐年增多,該類病癥很容易并發腎炎,極易引起尿毒癥。因此,平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改掉酗酒吸煙等不良嗜好,定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及早發現糖尿病和高血壓,并有效地控制血糖和血壓,是降低腎炎發生的最好方法。
由于亂服藥引起血尿,蛋白尿的患者數不勝數,藥物引起腎損害日趨增多,約有25%腎功能衰竭患者與應用腎毒性藥物有關。因此如果患病了就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正確合理使用藥物,減少藥物性腎炎的發生。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供血不足能否服用腎寶類藥物
2024-10-24年輕人能否服用腎寶片?
2024-10-24腎病患者能否吃魚肝油,魚肝油有何作用
2024-10-24左腎內有兩個強光回聲伴慧尾是什么情況
2024-10-24慢性腎炎與性生活存在關聯嗎
2024-10-24慢性腎炎是否具有遺傳性
2024-10-24匯仁腎寶的療程通常是幾盒
2024-10-24腎寶片能否提高性能力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