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藥物導致急性腎損傷?這些人要當心腎損傷
提到急性腎損傷,大家一方面會想到“洗腎”等可怕的場景,感到十分緊張和害怕;另一方面,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它不是常見病,和自己沒什么太大關系。實際上,急性腎損傷的發病率很高,脫水、感染、手術、藥物等因素都可能誘發,其中藥物是引起急性腎損傷最常見因素。
人吃五谷雜糧,難免要生病吃藥,可“有病亂用藥”禍害不淺。如老年患者伴有基礎疾病、脫水時又使用腎毒藥物很容易造成急性腎損傷。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無論中藥還是西藥,大多數藥物需要經腎臟排出體外,因此過量或長期服用都會“傷腎”。藥物已經成為我們身邊引起急性腎損傷的最常見的危險因素之一。但遺憾的是,不僅民間長期存在“感冒就吊鹽水瓶,家中長備抗生素,止痛藥物隨意吃,偏方草藥賽靈丹”的不良習慣,就是在醫療實踐中,由于醫務人員認識不足或用藥前檢查評估不充分,也很容易出現藥物性急性腎損傷,使“治病”的藥成為“致病”的藥。
究竟哪些藥可以導致急性腎損傷呢?
臨床上,最常見的腎損傷藥物種類包括以下幾大類:1。抗生素,如氨基糖甙類抗生素(慶大霉素、丁胺卡那、依替米星、硫酸異帕米星等)和萬古霉素腎毒性強,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如使用不當,也是誘發腎損傷的常見藥物;2。利尿劑如速尿等使用不當;3。影像學檢查(增強CT、磁共振等)所用的離子型含碘造影劑,如泛影葡胺等;4。手術用麻醉藥;5。中草藥如減肥藥、排石沖劑中的木通、厚樸、防己、朱砂等;6。抗惡性腫瘤的化療藥物,如順鉑等;7。解熱止痛藥,如撲熱息痛、消炎痛等。
還應該看到,每個人對這些藥物的反應和耐受程度也不一樣。一般來說,老年人、幼兒、脫水、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腎臟病患者是發生急性腎損傷的高危人群。因此,在這些患者中用上述藥物時特別危險,用藥前必須充分評估腎功能并定期監測,切莫非正規、超常規用藥,并盡可能選擇療效相似但腎毒性小的替代品。
哪些人容易得急性腎損傷?
老年人,兒童,腫瘤及接受大手術者,酗酒及藥物濫用者,均是急性腎損傷的高危人群。俗稱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還有千萬別忽視高尿酸,這些“高”都是急性腎損傷的高危因素。另外,一些慢性病如腎臟病、心臟病及肝臟病患者也容易得急性腎損傷。
急性腎損傷飲食和腎外護理
1 飲食指導 飲食宜選用優質低蛋白(非透析患者1.0~1.2g?kg-1?d-1)透析患者1.0~1.2g?kg-1?d-1)、高維生素、低鹽、低鉀的食物。有高血壓、浮腫、尿量少者,應注意限鹽(<3g/d)和水的攝入,量出為入,入量=前1d出液量+500ml,以免增加心臟負荷。尿量在1000ml/d以上者,可不限制飲水。
2 腎外表現的護理 ANCA相關性小血管炎除累及腎臟外,還可累及呼吸道、皮膚、關節等部位,因此還要注意觀察患者的呼吸、咳嗽、排痰、皮膚紫癜、紅斑、關節疼痛等情況,尤其應警惕咯血,因為咯血往往是某些病例的首發癥狀,且易導致窒息。護理人員在進行細致的病情觀察的同時,應當做好相應的專科護理,如吸氧、指導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幫助患者翻身、叩背等。ANCA相關性小血管炎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而腎功能衰竭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診斷、合理治療是改善預后的關鍵。
如何預防急性腎損傷?
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病因如發熱、出汗、嘔吐、腹瀉等導致的液體流失,會讓那些伴有高危因素的高危人群發生急性腎損傷。積極預防引起體內液體丟失的因素,或是在發生液體丟失時,及時補充,并盡快就醫,可有效預防該病的發生發展。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供血不足能否服用腎寶類藥物
2024-10-24年輕人能否服用腎寶片?
2024-10-24腎病患者能否吃魚肝油,魚肝油有何作用
2024-10-24左腎內有兩個強光回聲伴慧尾是什么情況
2024-10-24慢性腎炎與性生活存在關聯嗎
2024-10-24慢性腎炎是否具有遺傳性
2024-10-24匯仁腎寶的療程通常是幾盒
2024-10-24腎寶片能否提高性能力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