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衰竭的西醫療法 腎衰竭患者的護理要點
腎衰竭屬于腎病當中的一種,這種疾病在朝鮮之后一般會出現嘔吐/乏力/夜尿頻多等癥狀,給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而且如果患上這種病不及時的治療的話還可能會引發一些其他的并發癥,所以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一些可以有效治愈腎衰竭的辦法以及腎衰竭的護理要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慢性腎衰竭的治療方法
西醫延緩或逆轉早中期慢性腎衰進展的對策
1。 病因治療:如對高血壓病、糖尿病腎病、腎小球腎炎等堅持長期合理治療。能否堅持長期合理治療,是影響這些疾病是否發展為慢性腎衰及慢性腎衰進展速度的十分重要因素。
2。 避免或消除CRF急劇惡化的危險因素:腎臟基礎疾病的復發或急性加重、嚴重高血壓未能控制、急性血容量不足、腎臟局部血供急劇減少、重癥感染、組織創傷、尿路梗阻等、其它器官功能衰竭如嚴重心衰、嚴重肝衰竭、腎毒性藥物的使用不當等。
3。 阻斷或抑制腎單位損害漸進性發展的各種途徑,保護健存腎單位。對患者血壓、血糖、尿蛋白定量、GFR下降幅度等指標,都應當控制在“理想范圍”。
4。 飲食治療:應用低蛋白、低磷飲食,單用或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EAA/KA,可能具有減輕腎小球硬化和腎間質纖維化的作用。多數研究結果支持飲食治療對延緩CRF 進展有效,但其效果在不同病因、不同階段的CRF病人中有所差別。
5。 其它:積極糾正貧血、減少尿毒癥毒素蓄積、應用他汀類降脂藥、戒煙等,很可能對腎功能有一定保護作用,正在進一步研究中。
西醫結合非透析治療慢性腎衰竭的方法
一般采用維護腎功能,降尿素氮,延緩慢性腎衰自身進展速度。以中醫藥為主,以西醫的飲食療法、利尿降壓、維護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祛除可逆因素等手段為輔的中西醫結合療法模式較多。
在慢性腎衰穩定階段,以中醫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相結合治療,增強病人腎臟功能或其他臟腑的代償能力,以延緩慢性腎衰進展。對于原發病及增惡因子如感染、高血壓、心衰、脫水及低血容量、水電解質酸堿失衡等,以西醫治療效果較好,待病情穩定后,再以中醫治本為主,這種分階段中西醫有機結合治療效果較好
慢性腎衰竭患者的護理要點有哪些?
1、在患病期間,要時刻記錄著病人所有的液體攝取量和排出量。每日給患者測量體重。如體重有所改變,可被認定與水分攝取過量有關,應調節水分的攝取量,以維持出入量平衡。
2、慢性腎衰竭病人的護理包括協助維持體內的酸堿平衡狀態。平時注意觀察病人呼吸速率、節律和深度,神志狀態、有無嗜睡、頭痛、健忘:失去定向力、譫妄等現象。
3、協助改善血中鈣低磷高的不平衡現象,減少身體的損害。觀察病人骨頭疼痛的癥狀,協助做全關節運動,按醫矚給予病人服用需要的藥物。
4、限制液體的輸入量。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尿量減少,為防止水鈉潴留應限制水和鈉的人量,要限制病人的液體和鹽分的輸入量。
5、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過大的心理壓力,壓力過重會導致酸性物質的沉積,影響代謝的正常進行。適當的調節心情和自身壓力可以保持弱堿性體質,從而預防慢性腎衰竭的發生。
6、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患糖尿病。應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保持弱堿性體質,使腎病遠離自己。
7、控制飲食結構。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慢性腎衰竭飲食禁忌?飲食的酸堿平衡對于糖尿病的治療及并發癥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飲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機活性堿的食品,少吃肉類,多吃蔬菜。恰瑪古富含植物有機活性堿,能迅速排除體內酸毒,澄清尿液酸毒,從而真正的保護腎臟。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遠離煙、酒。煙、酒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無節制的抽煙喝酒,極易導致人體的酸化,使得腎病有機可乘。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供血不足能否服用腎寶類藥物
2024-10-24年輕人能否服用腎寶片?
2024-10-24腎病患者能否吃魚肝油,魚肝油有何作用
2024-10-24左腎內有兩個強光回聲伴慧尾是什么情況
2024-10-24慢性腎炎與性生活存在關聯嗎
2024-10-24慢性腎炎是否具有遺傳性
2024-10-24匯仁腎寶的療程通常是幾盒
2024-10-24腎寶片能否提高性能力
2024-10-24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