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過量會導致腎結石 影響結石的因素有哪些
腎結石形成主要原因就是飲食。它是由飲食中可形成結石的有關成分攝入過多引起的。
導致腎結石的飲食因素
1、草酸積存過多
體內草酸的大量積存,是導致腎尿結石的因素之一。如菠菜、豆類、葡萄、可可、茶葉、桔子、番茄、土豆、李子、竹筍等這些人們普遍愛吃的東西,正是含草酸較高的食物。醫生通過研究發現:200克菠菜中,含草酸725.6毫克,如果一人一次將200克菠菜全部吃
有些食物易致結石掉,食后8小時,檢查尿中草酸排泄量為20-25毫克,相當于正常人24小時排出的草酸平均總量。
2、嘌呤代謝失常
動物內臟、海產食品、花生、豆角、菠菜等,均含有較多的嘌呤成分。嘌呤進入體內后,要進行新陳代謝,它代謝的最終產物是尿酸。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鹽沉淀。如果,一次過多地食用了含嘌呤豐富的食物,嘌呤的代謝又失常,草酸鹽便在尿中沉積而形成尿結石。
3、脂肪攝取太多
各種動物的肉類,尤其是肥豬肉,都是脂肪多的食品。多吃了體內脂肪必然增高,脂肪會減少腸道中可結合的鈣,因而引起對草酸鹽的吸收增多,如果一旦出現排泄功能故障,如出汗多、喝水少,尿量少,腎結石很可能就在這種情況下形成。所以,醫生們常講,為了預防得結石病,熱天要多喝點水,吃了油水多的食物時,也要多喝點水,以促進排尿暢通,稀釋尿液成分,就減少了得結石的危險。
4、糖分增高
糖是人體的重要養分,要經常適量增補,但一下子增加太多,尤其是乳糖,也會使結石形成創造條件。專家發現:不論正常人或結石病人,在食用100克蔗糖后,過2小時去檢查他們的尿,發現尿中的鈣和草酸濃度均上升,若是服用乳糖,它更能促進鈣的吸收,更可能導致草酸鈣在體內的積存而形成尿結石。
5、蛋白質過量
對腎結石成分進行化驗分析,發現結石中的草酸鈣占87.5%。這么大比重的草酸鈣的來源就是因為蛋白質里除含有草酸的原料——甘氨酸、羥脯氨酸之外,蛋白質還能促進腸道功能對鈣的吸收。如果經常過量食用高蛋白質的食物,便使腎臟和尿中的鈣、草酸、尿酸的成分普遍增高。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通過腎臟功能把多余的鈣、草酸、尿酸排出體外,這樣,得腎臟結石、輸尿管結石癥的條件就形成了。當今世界經濟發達國家腎結石發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如此。
影響結石形成的因素包括:
(1)尿液晶體物質排泄量增高
①高鈣尿:正常人每天攝入25mmol鈣和100mmol鈉時,每天尿鈣排量<7.5mmol(或0.1mmol/kg);每天攝入10mmol時,尿鈣排量<5mmol,持續高鈣尿是腎結石患者最常見的獨立異常因素,所引起的結石多為草酸鈣結石,糾正高鈣尿能有效防止腎結石復發,因此高鈣尿在腎結石發病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按其發病機制可分為下列四種類型。
A。吸收性高鈣尿:最常見,見于20%~40%的腎結石患者,其病因多為一些腸道疾病(如空腸)引起腸道鈣吸收增多,血鈣升高,抑制甲狀旁腺激素(PTH)分泌,由于血鈣升高導致腎小球濾過鈣增多,PTH減少導致腎小管重吸收鈣減少,造成尿鈣增多,使血鈣恢復正常,鈣攝入增多,VitD中毒和結節病引起的VitD增多,也可導致吸收性高鈣尿,此類患者由于代償性鈣排泄增多,血鈣濃度常在正常范圍。
B。腎性高鈣尿:系特發性高鈣尿的一種,約占腎結石患者的1%~3%,由于腎小管尤其是近端小管功能異常,導致重吸收鈣減少,此類患者常發生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PTH分泌增多;而1,25(OH)2VitD3合成也增多,從而骨鈣動員和腸鈣吸收均增加,患者血鈣常可正常。
C。骨吸收性高鈣尿:主要見于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約占腎結石患者的3%~5%;而原發性甲旁亢患者10%~30%并發腎結石,另外尚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轉移性骨腫瘤,長期臥床所致的骨質吸收和庫欣氏綜合征。
D。不伴PTH升高的饑餓性高鈣尿:約見于5%~25%的腎結石患者,某些因素如腎磷排泄增多引起低磷血癥而導致1,25(OH)2VitD3合成增多,后者抑制PTH分泌,從而增加尿鈣排泄。
②高草酸尿:正常人每天尿草酸排量為15~60mg,草酸是除鈣以外腎結石的第二重要組成成分,但大多數草酸鈣腎結石患者并沒有草酸代謝異常,高草酸尿多見于腸道草酸吸收異常,或稱腸源性高草酸尿,占腎結石患者的2%,正常人腸腔內鈣與草酸結合可阻止草酸吸收,回腸疾病(如回腸切除,空-回腸旁路形成術后,感染性小腸疾病,慢性胰腺和膽道疾病時)由于脂肪吸收減少,腸腔內脂肪與鈣結合,因而沒有足夠的鈣與草酸結合,導致結腸吸收草酸增多;而未吸收的脂肪酸和膽鹽本身還可損害結腸黏膜,導致結腸吸收草酸增多,另外在吸收性高鈣尿時,由于腸吸收鈣增多,也可引起草酸吸收增多,高草酸尿偶見于草酸攝入過多,VitB缺乏,VitC攝入過多和原發性高草酸尿,后者分Ⅰ型和Ⅱ型,Ⅰ型是由于肝臟內的丙氨酸-乙醛酸轉氨酶(AGT)有缺陷引起的;Ⅱ型則是肝臟D-甘油酸脫氫酶和乙醛酸還原酶不足導致尿草酸和甘油酸排泄增多,任何原因引起的高草酸尿可致腎小管及間質損害,導致腎結石。
③高尿酸尿:正常人一般每天尿酸排量≤4.5mmol,高尿酸尿是10%~20%草酸鈣結石患者的唯一生化異常,有人稱之為“高尿酸性草酸鈣結石”,并作為一個獨立的腎結石類型,另外40%高尿酸尿患者同時存在高鈣尿癥和低枸櫞酸尿癥,高尿酸尿癥的病因有原發性及骨髓增生性疾病,惡性腫瘤尤其是化療后,糖原累積癥和Lesch-Nyhan綜合征,慢性腹瀉如潰瘍性結腸炎,局灶性腸炎和空-回腸旁路成形術后等因素,一方面腸道堿丟失引起尿pH下降,另一方面使尿量減少,從而促使形成尿酸結石。
④高胱氨酸尿:系近端小管和空腸對胱氨酸,賴氨酸等轉運障礙所致的遺傳性疾病,由于腎小管轉運障礙,大量胱氨酸從尿中排泄,尿中胱氨酸飽和度與pH有關,當尿pH為5時,飽和度為300mg/L;尿pH7.5時,則飽和度為500mg/L。
⑤黃嘌呤尿:是一種罕見的代謝性疾病,因缺乏黃嘌呤氧化酶,次黃嘌呤向黃嘌呤及黃嘌呤向尿酸的轉化受阻,導致尿黃嘌呤升高(>13mmol/24h),而尿尿酸減少,在應用別嘌呤醇治療時,因黃嘌呤氧化酶活性受抑制而尿黃嘌呤增高,但在沒有機體原有黃嘌呤代謝障礙基礎的情況下,一般不致發生黃嘌呤結石。
(2)尿液中其他成分對結石形成的影響
①尿pH:尿pH改變對腎結石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尿pH降低有利于尿酸結石和胱氨酸結石形成;而pH升高有利于磷酸鈣結石(pH>6.6)和磷酸銨鎂結石(pH>7.2)形成。
②尿量:尿量過少則尿中晶體物質濃度升高,有利于形成過飽和狀態,約見于26%腎結石患者,且有10%患者除每日尿量少于1L外無任何其他異常。
③鎂離子:鎂離子能抑制腸道草酸的吸收以及抑制草酸鈣和磷酸鈣在尿中形成結晶。
④枸櫞酸:能顯著增加草酸鈣的溶解度。
⑤低枸櫞酸尿:枸櫞酸與鈣離子結合而降低尿中鈣鹽的飽和度,抑制鈣鹽發生結晶,尿中枸櫞酸減少,有利于含鈣結石尤其是草酸鈣結石形成,低枸櫞酸尿見于任何酸化狀態如腎小管酸中毒,慢性腹瀉,胃切除術后,噻嗪類利尿藥引起低鉀血癥(細胞內酸中毒),攝入過多動物蛋白以及尿路感染(細菌分解枸櫞酸),另有一些低枸櫞酸尿病因不清楚,低枸櫞酸尿可作為腎結石患者的唯一生化異常(10%)或與其他異常同時存在(50%)。
(3)尿路感染:持續或反復尿路感染可引起感染性結石,含尿素分解酶的細菌如變形桿菌,某些克雷白桿菌,沙雷菌,產氣腸桿菌和大腸桿菌,能分解尿中尿素生成氨,使尿pH升高,促使磷酸銨鎂和碳酸磷石處于過飽和狀態,另外,感染時的膿塊和壞死組織等也促使結晶聚集在其表面形成結石,在一些腎臟結構異常的疾病如異位腎,多囊腎,馬蹄腎等,可由于反復感染及尿流不暢而發生腎結石,感染尚作為其他類型腎結石的并發癥,而且互為因果。
(4)飲食與藥物:飲用硬化水;營養不良,缺乏VitA可造成尿路上皮脫落,形成結石核心;服用氨苯蝶啶(作為結石基質)和醋唑磺胺(乙酰唑胺),另外約5%腎結石患者不存在任何生化異常,其結石成因不清楚。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左腎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4-10-22腎臟病防治中的“三低”具體指什么?
2024-10-22胸悶伴眼睛疲勞且疑似慢性腎炎怎么辦
2024-10-22出現某些癥狀,會是腎炎嗎?
2024-10-22賣腎屬于違法行為,不能為您提供相關幫
2024-10-22IgA 腎病與隱匿性腎炎有何差異?
2024-10-22腎石通顆粒宜飯前還是飯后服用
2024-10-22腎結晶怎樣有效治療?
2024-10-22
熱門文章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主要有哪些癥狀?
2024-10-23什么是高血壓腎病?高血壓腎病什么癥狀?
2024-10-23腎虛吃什么藥好得快
2024-10-22高血壓腎病如何區分良惡性?高血壓腎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是多長?
2024-10-22糖尿病腎病該怎么治療
2024-10-18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癥狀?
2024-10-17腎陰虛證的常見癥狀與識別方法
2024-10-14老人罹患腎囊腫合并多種基礎病 單孔腹腔鏡技術實現“微創”切除
2024-10-14